法家有关规矩的句子(精选183句)
法家有关规矩的句子 精选126句
1. 去甚去泰,身乃无害。——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扬权》
2. 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生杀予夺之权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来君主就有失势的危机)
3. 法律不会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4. 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所以明君依据法令来任用臣下,而非随意任用;依据法令评定功绩,而非随意评定。)
5. 天平的一边放上自由,另一边放上守法,它才能平衡。
6. 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
7. 固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而上尽制之。(所以虽然有嘴却不私下发表 议论,虽然有眼睛却不私下窥探,而只有君主掌控着一切。)
8. 法,治国安邦之利器。
9.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持续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
10. 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强者)
11. 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12. 好的习惯比好的法律更有价值。
13. 以智说愚必不听
14. 法家语录作国君的用不着听太多的意见,根据法律和规矩观察臣下的得失。
15. 法家语录法律是用来统一天下的行动、最公正能安定天下的规矩。
16. 功虽疏必赏,过虽近必诛。
17.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18.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现在想要用先王的法度来这里当今的臣民,和守株待兔是一样的)
19. 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就应表露自我的喜好)
20. 一以当十,所向无敌
21. 有了法律却推行私欲,就叫做不守法律。
22. 绊人的桩不在高,违法的事不在小。
23. 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所以,当形势不便时,是不应该逞强的)
24. 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25. 法家语录一只兔子在街上跑,会有上百人去追捉,贪婪的人随处可见,却没有人去批评他们,这是因为这只兔在法律上的所有权还没有确定。
26. 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在路上赛马,不是领先就是落后,而此时还总是关注对手的'话,又怎么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自己的马呢?)
27. 人君自己十具体事情,而且一定要抢在臣下之先把事情做好,这是代替臣下从事辛劳的政务,臣下反而安逸了。
28. 巧为輗,拙为鸢。(做车輗是聪明的,做木鸢却是愚笨的)(说明∶考虑成本与实际功效)
29. 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30.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
31. 不在法律范围之内的言论,不听;不在法律范围内的辛劳,不算做功劳;没有功劳的亲人,不任命他做官。
32. 所以说:国君喜欢抢在臣下之先把事情做好,那么臣下就不敢和国君相争处理政务而抢在国君的前头,也不会尽自己最大的智慧,而是把智慧掩盖起来。
33. 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最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
34. 小忠乃大忠之贼
35. 以身试法者愚 ,以法维权者智。
36. 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37. 子女可以受刑罚,亲戚可以被处死,根本性的法律不能少。
38. 既然如此,即便受到的赏赐是恰如其分的,受赏者还是希望赏赐更多更多;受到的惩罚即使是恰如其分的,受罚者还是希望惩罚更轻更轻。
39. 不用官职犒劳亲人,法网不漏掉自己所爱的人。
40. 任何权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
41.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42. 百姓统一听命于国君,事务由法来处断,这是治国的大道。
43. 君人要道君主管理人民得有管理之道,管理之道的要点就是:依法行事而不必事事躬亲;不能在一个岗位上设立两个位势相当的职务等等。
44. 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事情有做了却不成功的,但这也胜过不去做的)
45. 现在建立了法令而推行私欲,这是私欲与法令相争,这种情况所产生的混乱比没有法令更严重;确立了国君而抬高贤人的地位,这是贤人与君主相争,这种情况所产生的混乱比没有君主更严重。
46.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47. 不劲直,不能矫奸。(不刚劲耿直,就不能矫正奸邪之风)
48. 普法是国家安康的基石 守法是为人处事的根本。
49. 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50. 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朝纲)之外矣!
51. 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
52. 所以立天子是为了天下,不是立天下为了天子;立国君是为了国家,不是立国家为了国君。
53. 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
54.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
55.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56. 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57. 小忠乃大忠之贼。
58.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59. 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众人会全力帮助 他,身边的人乐于结交他,远方的人真心赞誉他,权高位重的人也会推崇他)
60. 倒言反事以尝所疑。(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61. 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不因过度思考使内心疲惫,不因个人私欲而令自身受害;依据法令和权谋来治理国家,通过赏罚来彰显是非。)
62. 镜执清而无事,美恶从而比焉;衡执正而无事,轻重从而载焉。(明镜清净而无为,好与坏因此而明辨出来;秤杆端正而无所作为,轻与重会因此而称量出来。)
63. 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眼睛失去了镜子,就无法端正面目;人失去了大道,就无法解开自己的迷惑。)
64. 自见之谓明。
65.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66. 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相对于复杂的世事来说,个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个人的渺小智慧难以处理繁杂事务,所以应该利用工具来处理事务)(比如∶法律制度及司法人员的设置等)
67. 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不用智慧能够明察,不显贤能能够成就大业,不逞勇武依然强大)
68. 法家语录放弃了道术和法令,要想以一个人的思想统一天下人的思想,哪一个人的思想能做到?
69. 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君主隐藏智慧,不露才能,臣下就无法猜测他的意图)
70.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71. 人处疾则贵医,有祸则贵鬼。(当人患病的时候就会尊敬医生,遭遇灾难的时候就会敬畏鬼神)(说明∶欲在法律控制、引导之下,xxx将少欲)
72. 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叶遍摇矣。(摇动树木的人如果一一拨动树上的叶子,即使劳累也不能全部让叶子动起来;而左右摇晃树干,那么所有的叶子都会摇动起来。)(说明∶应以法律作为主杆)
73. 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刑罚轻并非是仁慈,诛罚重也并非暴戾,只是适合现实情况而已。)
74. 所以事情没有干不好的,这是治理国家的正道。
75. 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
76. 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圣人处世,是不需要智虑与机巧的。因为不抛弃智虑机巧,就很难维持长久。)
77. 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众人会全力帮忙他,身边的人乐于结交他,远方的人真心赞誉他,权高位重的人也会推崇他)
78. 以自己的力气被法律役使的人是老百姓;誓死捍卫法律的是国家的相关部门;按规律的变化变动法律条文的人是国君。
79. 小利为大利之残。
80. 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
81. 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鱼游到岸边搁浅的是时候,就会被蝼蚁吃掉)
82.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83. 法家语录有了秤杆和秤锤,是轻是重就不能骗人了,有了丈量长度的尺寸,是长是短就有了客观标准;有了法令,就不能以玩弄花招的手段达到欺诈的目的。
84. 功虽疏必赏,过虽近必诛
85. 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86.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像和氏璧那样的美玉,不必用五色饰物来装饰)
87. 一以当十,所向无敌。
88. 天下为公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某个人的私有财产,慎子特别强调:立天子而给天予以崇高地位不是为某个人谋利,而是为天下谋利,同样设立官职是为了管理的需要,不是照顾某长官的利益。
89.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90. 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
91. 非圣贤莫能听至言。
92. 国君舍弃法度而根据自身的心理好恶衡量赏罚的轻重,结果是相同的功劳会有不一样的赏赐,相同的罪恶惩罚却不同,对国君的各种怨恨会由此而生所以说英明的君主根据法律而不是根据自身的愿望来处理政务,一切事务皆依法而断。
93. 君无见其所欲。——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主道》
94. 法家语录治理国家没有法律就会混乱,遵守法律而不知变通国家就会衰落。
95. 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96. 诚信塑造美丽人生 法治铸就平安中国。
97. 冬日之闭冻也不固,则春夏之长草木也不茂。(如果冬天封冻得不够彻底,那么春夏的草木也不会茂盛生长。)(说明∶事先将危害国家的一切 不良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
98. 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一旦任职),则烛重人(当道权臣)之阴情。
99. 群臣守职,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群臣恪尽职守,百官行事有法可依;君主根据他们的能力加以任用,这就是遵循常规。)
100. 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我的人才是明智的)
101.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有度》
102. 奸臣蕃息,主道衰亡
103.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104. 法家语录法令的作用,最大的就是使私欲不再横行;国君的作用就是使百姓不再纷争。
105. 爵禄生于功,诛罚生于罪,臣明于此,则尽死力而非忠君也。(得到高官厚禄是因为建立功绩,受到诛杀惩治是因为触犯法令,臣下如果明白这一点,机会拼命效力,而并非认为自己只是忠君了。)
106. 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107. 我的喜悦可以控制,我的愤怒可以压抑,我的法律不能离开我。
108. 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
109. 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火的形态看起来是严酷的,所以很少有人被灼伤;水的形态看起来是柔弱的,所以经常有人淹死)
110. 保护恶就是侵害善。
111. 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法家名言。
112. 法家语录设立管理部门首长的职务是为了管理,不是为了给某人安一首长职务而设立一个管理部门。
113. 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持续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114. 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
115.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116. 宫有垩,器有涤,则洁矣。(宫室结果粉刷,器皿经过洗涤,就都会干净了。)
117. 所以有道之国,法令确立了而私议不再流行;国君确立了,贤者地位不再尊贵。
118. 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过于宠信臣下,必然会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权势过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119. 以智说愚必不听。
120. 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所以应该将亲近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
121. 句子大全的语句,常常简短而有霸气,充满正能量。人生常常遇到困难,而那些好句子,不经意间直击内心柔软的地方,进而一改颓丧的心情。法家代表思想_经典名言_
122. 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不使用辅助工具而只凭自己的感觉来度量,即使是奚仲那样的巧匠也做不成一个车轮。……如果君主能够以刑罚之术为本,普通工匠懂得使用辅助工具,那么就不会有什么失误了。)
123. 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必须要让人明了,而术必须不能被人觉察)
124. 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
125. 非圣贤莫能听至言
126. 小利为大利之残
法家有关规矩的句子 精选51句
1.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2. 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3. 奸臣蕃息,主道衰亡。
4. 自胜谓之强。
5.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
6. 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7.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8. 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所以治理的最好的国家,赏罚分明而民众没有怨恨)
9. 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君主维修丧失转而要仰仗臣下了)
10. 法律的保护比个人的保护更有力。
11. 小利,大利之残也;小忠,大忠之贼也。秦吕不韦《吕氏春秋·权勋》
12. 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君主喜欢任用贤能之士,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说明∶还是让大家各司其职,别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的贤能之士身上,防止权利的偏移)
13. 法家语录君臣之道是:臣十自己该十的事,而国君却用不着多干事,国君安逸、快乐,而臣下从事辛劳的工作,臣下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好,而国君不用干预这些事务,只需看着臣下把事做成功。
14. 在法律之下,每个人得到自己应得的奖赏,受到应得的惩罚,人们受到赏罚时对国君并无期待,这样,怨恨不生而上下和睦。
15. 上下相安无事,一切依法处理。
16. 因可势,求易道。(根据可以成功的形势,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
17.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18. 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19. 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假装憎恶,就无法对其再加以憎恶;假装憎恶,就无法再对其施以恩惠)
20. 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21. 故舍己能而因法数,审赏罚。(所以弃用自己的才干而依据法令来才定赏罚)
22. 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一国的存亡要看权柄是否掌握在君主手里,而不应看国家武力的强弱)
23. 法家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专制统治的工具,其目的在于维护权力,现代法治与民主紧密相联,目的在于保障人民权利。
24. 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
25. 法家语录统治百姓的国君,如果舍弃了法度根据自己的好恶治理天下,那么惩罚、奖赏的根据就是国君的心理愿望。
26. 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君主喜欢任用贤能之士,那么臣下就会自我粉饰迎合来君主)(说明∶还是让大家各司其职,别把期望寄托在个别的贤能之士身上,防止权利的偏移)
27. 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28. 变法之士,孤存孤战,不得领袖支撑,变法必败!
29. 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显贤能可以成就大业,不逞勇武依然强大)
30. 君无见其所欲。
31. 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32. 大不可量,深不可测,同合刑名,检审法式,擅为者诛,国乃无贼。(治国之术大到不可估量,深到难以测量,考核臣下的言语与行为是否一致,检验他们的言行是否合乎法度,恣意妄为的立即诛杀,这样国中才不会出现祸患。)
33. 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贤。(废弃常理而尊崇贤者就会导致国家混乱,舍弃法律而任用智者就会导致国家危亡。所以说∶要依法而行而不能听信贤能之士。)
34. 市场上到处都是要卖的兔,可经过的人懒得回头看,并非他们不想要这些兔,法律上的所有权确定后,即使是粗野之人,也不会去争夺。
35. 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因此就应将亲近好厌恶等情绪一并抛弃,才能成功地使用权谋之术)
36. 法家语录古代立天子而给天子以崇高地位的原因不是为了给某个人谋利。
37. 与其责骂罪恶,不如伸张正义。
38. 因事之理,则不劳而成。(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处理,那么就不必劳累身心也会有所成就。)
39. 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40. 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41. 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主隐藏自我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我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42. 私行胜,则少公功。(营私舞弊之风盛行,臣下就不能尽职为君效力了)
43. 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家名言。
44.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45. 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赏罚没有法度,国家虽大而士兵疲弱,那么其土地和人民迟早会被其它国家所占有。)
46. 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君主听凭臣下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这样一来就会反为臣下所控制)
47. 能法之士劲直,听用,则烛重人之奸行。
48. 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49. 所以智谋之人不得超越法律而不着边际地谋划;善辩之人不得超越法律而妄加议论;士人不能违背法律获得声誉;臣子不能违背法律建立功勋。
50. 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种植橘柚,吃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而种植荆棘,长大了却会刺伤人。)(说明∶栽培人时应格外谨慎)
51.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主道》
法家有关规矩的句子 精选6句
1.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谿(xi1),材非长也,位高也。(有才干而没有权势,即使是贤人也无法控御不肖之徒。一尺长的木材树立在高山之上,就能俯瞰万丈深渊。这并非是木头长,而是它所处的地位高。)
2. 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
3. 变法之士,孤存孤战,不得领袖支撑,变法必败!
4. 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朝纲)之外矣!
5. 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
6.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 上一个:同学们打篮球把句子写具体(精选190句)
- 下一个:人生挑战的句子(精选264句)
最新句子:
- 描写少管闲事的句子(精选82句)
- 好一点的句子加赏析(精选29句)
- 爱国的句子40字(精选189句)
- 远离网络游戏的句子(精选373句)
- 好句子的软件(精选58句)
- 如何写在马路上救人的句子(精选43句)
- 艰苦环境中的坚强句子(精选369句)
- 思念却不敢打扰的句子(精选63句)
- 描写下雪的心情优美句子(精选61句)
- 鲁宾逊漂流记优美句子的赏析(精选109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