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文工作计划范文工作总结范文合作方案范文日志日报范文工作报告范文年终总结范文申请书范文通知书范文请假单范文活动策划范文活动报道范文简历范文委托书范文授权书范文论文范文简报范文志愿书

大专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精选5篇)

发布时间:2022-11-18 16:40:30阅读量:362

大专经济管理论文范文 第一篇

浅谈筑路机械经济管理

摘要: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如何提高筑路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其使用性能,确保其完好率将直接影响到施工生产能否顺利进行。本文将重点阐述筑路机械使用中的经济管理全过程,如何建立适应目前公路建设市场竞争机制及发展规律机械设备经济管理体系,对于更好的参与公路市场竞争,提高公路施工经济效益,加快公路建设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设备经济管理 施工成本 机械设备

在机械设备管理中,设备经济管理是设备管理的核心部分。设备经济管理,是为了掌握设备的价值运动规律,使设备使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管理形式。随着大量的工程施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资源配置以及设备性能的优劣,因此机械设备管理是项目生产要素和施工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使用过程的控制、经济成本核算分析管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是施工企业降低施工成本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设备管理者要研究探讨的问题。

一、科学安排,优化设备资源配置,提高施工生产力

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是多种机械协同作业的结果。尤其是高等级公路施工机械的配套不但要考虑工程量、施工组织、施工工期,还要结合工程质量标准、建设项目自身设备性能状况以及数量、品种是否可以满足配套的要求。不同的施工工艺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机械配套方案和使用方法,以满足施工中各工序的需要。因此优化设备资源配置,组建“成龙配套”机组是施工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的可靠保障。

二、依靠市场、灵活外租,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

公路工程施工所需要的设备规格较多、品种复杂。这就需要施工单位采取自有设备与外租、外协队伍设备相结合,相辅相成的原则满足施工需要。通过灵活外租,可降低对报废设备以及性能状况差的设备再利用,减少技术落后的风险,提高机械管理水平。通过租赁充分发挥制约机制,降低施工成本,加速资金周转,获取经济效益。

例如施工辅助设备,土石方机械(装载机等)短期使用便可采取社会租赁的形式进行。以ZL50型(3M3)装载机为例,如从施工现场所在地临时租赁(近三年内出场)市场价为14000元/台月左右,租赁单价包括(折旧费+修理保养费+人工费+安拆及进出场费+管理费+税费),而从公司内部调剂一台则日常机械使用费(燃油费除外)包括(折旧费+修理保养费+人工费+安拆进场费+管理费),以装载机固定资产原值31万为例,采用平均年限法提取折旧,折旧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12

1-预计净残值率

年折旧率=————————×100%

折旧年限

通过计算得出:月折旧额为2455元,月机械管理费约为2500元左右,以实行两班作业制配备两名操作人员计算,人工费约为4000*2=8000元(包括企业所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每月按200小时计算的话设备维护保养费用大约在1000元左右,安装拆卸费则由运程长短决定,由此可得出2455+2500+8000+1000+安装拆卸费>14000元,方案可行。

三、围绕“精细化管理”的精髓和准则,做好各项机械指标采集,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

1、严格要求认真填写机械运转记录。机械运转记录是管理人员掌握机械性能状况以及工耗第一手资料,将运转记录填写检查情况与每月机械检查奖罚挂钩,同时做到发放及时、填写认真规范,每月及时统计运转记录的各种消耗。

2、建立单机使用消耗台账。月末对单机进行工效、油耗使用分析总结,对运转时间与油耗严重不符的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惩罚措施,做到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每个人。

3、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按需提前编制资源需求计划,也避免因材料准备不足导致停工怠工的现象发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做好废旧配件回收改进二次利用、废油回收等节约成本手段,对确无利用价值的废品统一出售或处理。

四、坚持机械检查制度,奖罚分明

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的应由主管部门负责人带队,安全部门参加,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与性能及维修、保养方面的检查并做好有效记录。通过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加强维护保养、加强机械修理队伍建设,降低消耗,节约成本。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重点做好机械的“防洪、防火、防电、防爆等工作。对机械的安全操作,安全指示装置,安全防护要做好重点排查工作,对操作人员维护保养设备的技能水平做好有效记录。严重失职的要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

五、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修旧利废,节能减排,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设备技术改造局部更新可以减少故障,改善使用性能,延长设备自然使用寿命,节省一次性整机购置费用。我部在机械设备的改造上积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科学分析现有设备的不足与缺陷,本着节约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对一些大型设备进行了技术上的革新和改造,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如我公司沥青拌合站除尘器的改造:设备出厂时先天不足,由于制作工艺的问题造成喷吹气流打到除尘布袋侧面,使大量的布袋被打破,除尘效果不理想,而且大量的灰粒流经排风机叶轮,造成叶轮磨损严重。为此对除尘器进行了彻底改造,更换了多孔板以及喷吹管和密封件,对除尘器箱体进行了校正。经改造后除尘效果显著,符合环保要求。

沥青拌合站导热油炉燃烧器的改造:针对此沥青拌合站原配燃烧器设计上的原因只可以烧柴油不能烧重油的缺陷,我们本着节约原则,经考察选择了一款意大利欧宝燃烧器来替代原燃烧器并且进行了技术上的改造,此燃烧器的特点是既可以烧柴油也可以烧燃烧油。按本项目沥青混合料出料量16万吨计算,单本项目便可节约成本二十万元。

设备的经济管理已发展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使用设备讲究经济效益是当今施工生产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作为施工企业设备部门管理人员在认识到这一工作重要性的前提下,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探索设备经济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学习专业技术与经济理论知识,才能取得较好的设备管理水平,使企业不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增加积累去谋求更广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平寿.公路施工机械经济管理效益的提高

[2]黄晓敏.浅谈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大专经济管理论文范文 第二篇

【摘要】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县乡基层的财政困难问题。

造成我国县乡财政困难的原因很多,从根源上看是由于财权事权不对等所导致的,其解决就是寻求县乡政府间财权事权的合理配置。

县乡财政困难的现况

年建立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初步理顺了中央与省级之间的财力分配关系。

但同时出现许多地方县乡财政困难现象,财政收支矛盾尖锐,实际债务负担沉重,财政风险膨胀,这不仅影响了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而目。

严重影响了地方的社会稳定和政府权威,进而影响经济的高速发展。

因此,当前的县乡财政困难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建立一个有效的财政制度,缓解县乡财政的困难,再通过县乡财政支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这不仅关系到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财政职能的实现,还牵涉到农村税费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的成败。

县乡财政困难的根源:财权事权不对等

财权上收,县乡政府财源减少。

财力向中央集中是我国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中央75%,地方25% 的财政分配制度,实际上就是将地方财力通过二次分配上收中央。

从结果来看,财力上收的效果明显。

地方级财政自给能力由1987年的降到2015年的,以年均4%的速度下降,其中,省级为 ,地市级为,县级为,乡级为4%。

从乡镇、县级、地市级到省级,层层需要依靠上级政府转移支付资金 过日子 。

这样一来,在县乡财源减少和财权不断上收的双重冲击下,县乡财政困难明显。

事权下放,县乡政府事权负担过重。

县乡财政事权负担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县乡政府承担了许多本该由中央、省级政府承担的事权负担,如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这些大额支出事项,将这些事权责任都压到县乡财政头上,导致其沉重的负担。

由于行政集权体制及人事上的行政任命制, 我国高层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享有绝对的权威,而上下级政府的财政却是相互独立的,上级政府很容易把各种事权责任尽量推诿到下级政府,即 事权下放 。

如中央只给承诺不给钱,将一些政策负担转移到地方政府的身上,形成所谓 中央请客,地方出钱 的情况。

我国上级政府诸种 下放事权 的行为大大增加了县乡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对当前的县乡财政困难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解决县乡财权事权不对等的几点思考

为了解决县乡财政困难问题,必须改革和完善现行财政体制,坚持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

从建立公共财政的角度,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使每一级政府所拥有的财权与事权相对称,支出与责任相统一,要事随钱走,财力与责任挂钩,从根本上改变上级层层剥夺县乡财力的状况。

完善法治,以法律形式确定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政支出范围。

我国政府间的财政关系缺乏宪法和法律的保障,各级行政官员只重视上级政府的行政命令,而忽视本地民众的实际要求,这必然导致我国政府间的财政关系缺乏内在的稳定性。

因此,应加快推动我国法制化财政的建设步伐,以法制来规范和监督财政。

要确保政府行为的规范,应科学合理地界定县乡政府的事权范围,使之明确,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改变目前县乡政府集中过多的事权,与其掌握的财权严重不对称的现状,促进财政的法制化发展。

界定政府之间的事权,应以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为标准,属于全国受益范围的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来提供,属于地方受益的公共产品,再按受益范围的大小由相应级次的政府来提供,跨区域的事务由中央协调,与受益地方共同承担。

对于科学合理界定政府间的事权范围,以对义务教育的支出为例,应该实行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担的办法,切实减轻基层财政的负担。

目前,教育支出是地方财政支出中最大的支出项目之一,对大多数县乡财政而言,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至少在70%。

目前,法律规定财政的教育支出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速度,而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实行的是 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 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与其重要地位是不配套的。

因此,应该把 以县为主 改为 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 ,这样才能发展事业的同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保障县乡政府的财力,强化其财源建设。

目前来看,县乡政府通过可以发展民营经济,利用民营经济的优势来增加财源。

民营经济因为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强烈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

首先,要引导规模企业实现规模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从上到下实现以大带小策略。

其次,要通过建立新型的农村互助组织,利用县乡政府的信息优势,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

最后,要激励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基层政府可以利用集体土地产权收益、公共财政催化三种核心力量启动农户自身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本积累机制,促进财源建设的多元化发展。

尽快解决县乡财政债务问题。

首先,要明确县乡的债务规模,只有明确了才能有效控制。

对于乡镇、村债务,要认真清理,分清性质,分清责任,不能将所有债务都由县乡财政偿还。

对账外的非财政管制原因所造成的隐性债务部分,应该坚持 谁受益、谁负担 的屠-贝0,清查现有政府债务,明确其规模、结构和责任人,落实到具体债务人、责任人等,主动科学地清理财政债权与债务。

其次,要加强对债务的监管,完善县乡财政管理办法。

认真清理核实县乡债权债务,将乡镇各项债权债务逐 登记报县政府备案,有步骤地减少债务增量、控制债务存量。

一是要建立债务预警机制,即不同的县乡及财政部门要根据自身债务承受能力,研究出正常的、可控的、能够承受的负债临界点,对可能出现的政府债务风险及早预警。

二是建立债务化解长效机制,要通过深化改革,规范乡镇政府经济行为,坚持实行村务公开,大力推行村级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和村账乡代管等制度,控制政府和部门经费支出的增长,加快债务化解进程。

做好对财政体制运行过程中的问责,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要加强财政立法和财政监督的力度,保证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稳定性和严肃性,杜绝各级官员的不规范行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施对财政体制运行过程的问责。

通过问责,可以保证财政资金按照既定的方向和用途进行使用,避免人为因素干扰财政政策措施的运行,维护财政政策措施的准确性、效益性和及时性。

要想使得财权事权真正实现对等,就需要科学合理地界定县乡政府的事权范围,并且以法律形式确定,落实法律政策的实施情况。

在落实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问责,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要确保政府行为的规范。

对于类似上级政府把各种事权责任推诿到下级政府等违反规定的行为,不仅要发现,更要通过责任追究机制及时纠正,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约束政府官员的不良行为,实现财权与事权的对等。

参考文献

[1]罗丹、陈洁。

中国县乡财政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5.

[2]毕秋丽。

县乡财政解困的路径探索[J].辽宁财专学报,2015(5)。

[3]郭家虎、崔文娟。

财政合理分权与县乡财政解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9)。

大专经济管理论文范文 第三篇

浅谈企业物资经济管理

摘 要:随着港口建设的不断发展,港口物资管理部门面对新的目标和要求,需要从物资计划管理、物资招标采购管理、物资储备管理、物资消耗管理等几个环节加强物资管理,同时要强化物资采购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物管人员素质,使物资管理工作整体水平得到转变和提高。

关键词:港口 物资 管理

1、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普遍存在思想上对物资管理认识比较肤浅的问题,认为“我”需要的就是生产的需要,公司就必须买。基层单位提报的部分物资需求计划的合理性有待提高,存在有新的不用旧的,该换不该换的换了,该修的不修了,该买不该买的买了,该买国产的买了进口等现象。

(2)对一线生产的了解不够深入,对部分物资的使用状况监督不到位,不能有效地控制现场物资的不合理使用和浪费,个别物资存在以领代耗的现象物料使用缺乏有效监督,使用消耗缺少标准,存在浪费现象。

(3)物资定额管理工作不够完善,对公司实际生产及设备维修保养用料的定额制定,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物资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责任心等素质普遍不高,对物资工作存在对验收标准不统一、对技术要求高的物资把握不准等问题,存在仅凭感官验收物资等现象。

2 提高物资管理水平的途途径与措施

(1)物资管理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

高度重视物资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有工作思路,用最小的支出、最小的代价把工作完成,把工作做好。公司要有目标计划措施、职责分工要明确,各单位要各负其责。要统筹合理安排好设备使用和人员的分工,要高度重视物资管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我们要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庭,要把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上,要采取科学有效地的管理办法,本着“省下的就是赚了的”原则控制好成本。

①物资采购计划方面:在计划审批前,及时了解生产情况,掌握提报单位物资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继续落实每月物资需求计划预编会制度,对各单位月度提报的采购计划逐项进行分析,保证物资需求计划与生产装卸需求和设备保障运行紧密结合,减少计划提报的盲目性。

②物资招标采购方面:严格按照公司招投标采购办法有关要求实施物资采购,严格落实密封报价,合理有效地控制成本,贯彻落实“阳光采购”,要制定企业供货商考核管理办法,对企业现有的合格供货商资质进行审核,掌握其相关代理及授权资质的情况,明确供货商的经营范围。及时掌握市场变化,了解物资市场价格动态,加强与现有的厂家及供货商谈判,做好询价、比价工作,切实将物资价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建立健全厂家档案,进一步理顺采购渠道,坚持厂家采购的原则,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采购,做到货比三家。

③物资库存方面:对通用类、常用类物资鼓励供货商为企业备存,企业需要时供货商按照协议价格供货,降低企业库存资金的占用;对现有的库存物资认真做好盘查统计,切实提高库存物资的流通率,保证库存合理。

④物资验收方面,要严把物资验收关。坚持物资验收制度,物资入库,必须保管员、采购员共同验收确认方可入库。大宗物资做好检斤、计量,重要物资联合相关单位共同确认验收。确保采购到位物资的质量和数量可靠。

(2)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物资管控模式。

物资管理模式是否有效,各流程规范是否规范,最终反应的结果就是材料消耗是否合理。是要从其计划提报的科学性、采购过程的严谨性、库存额度的合理性、消耗环节的规范性上对比找差距,取长补短。

①在物资管理工作中要分轻重,要有重点,要抓薄弱环节,要抓重点,要以点带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特别是在单位管理基础比较差的情况下,更要抓重点。物资管理主要从计划提报,物资采购、物资储存,物资消耗四个重要环节的管理,作为物资管理部门要分析哪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并且找出这个环节所存在哪些问题,要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②做好物资定额管理工作,逐步推行物资计划定额、采购单价定额、物资消耗定额等物资管理措施。并针对公司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的物资定额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分阶段落实完善物资定额管理标准。通过定额管理促使各项物资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用生产需求指导物资需求,保证生产的同时更好的控制成本支出。

③加强物资在生产使用环节的跟踪监督,了解物资的使用质量的同时,保证物资全过程监督控制有实效。坚持每月对各设备单位物资使用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各级库存物资“账、卡、物”是否“三相符”,及时对检查中的缺陷进行了纠正、整改。

④积极与基层设备单位沟通配合,积极了解一线生产现场的需求,在备件修旧利废、物资循环再利用等方面积极做工作,加强与设备制造和改造厂家联系,切实降低材料成本消耗,全力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场地生产装卸顺利开展。

(3)建立供货商综合服务评级制度。

通过制定供货商服务质量考核办法,提升公司供货商的自主服务意识。对信誉高、价格相对可靠、售后服务质量好且为公司主动做好储备的供货商,审议通过后可提高他们的供货额度。对综合信誉差的供货商,逐步进行降级,减少供货额度,直至取缔供货资格。通过这一举措,更好的用制度来约束供货商的行为,评价供货商的服务。

(4)统一建立物资信息管理系统为契机,规范企业物资管理各流程。

大专经济管理论文范文 第四篇

摘要: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地,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

因此,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县域经济同城市经济之间发展不协调

县域经济之间,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的县比较富余,财政资金雄厚;而经济基础较差,资源匮乏的县,财力紧张,有的甚至举步维艰,干部职工工资发放都有困难。

不仅如此,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发展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城市经济,并且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

二是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 两层皮 问题仍然存在。

一方面,城市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辐射的传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面,客观上仍然存在着城市与县域争项目、争资金、争资源等问题,城市与县域仍然相互独立。

三是城市与县域在产业整合、分工协作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和紧密的产业链与配套关系。

传统农业的效率低下

传统农业是指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

当前,中国县域传统农业可以归纳为6个特征:一是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

二是农业发展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的增长,而对市场需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产品质量、农业结构升级和农业效益等关注不够。

三是农业的种养、加工、流通相脱节,利益关系不紧密。

四是高度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方式。

五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下,技术进步水平不高。

六是农业仍然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

建国以来,尽管中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稳步增长,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足,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停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导致中国农业发展缓慢。

县域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

目前大多数地区县域工业不仅发展缓慢、总量过小,而且档次也比较低,突出表现:一是深加工能力不强,生产经营的基本方式仍然是 收获 初加工 销售 为主要形式的粗放式经营,真正能够发挥较大带动作用的深加工企业仍然很少。

二是产品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难以形成积累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严重制约县域工业的发展。

三是县域工业发展仍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迟迟走不上发展的坦途。

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主要表现为: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服务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管理上的非规范性和非科学性问题较为明显;自身发展潜力有限,大部分民营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市场前景不广阔;借贷能力低,多数民营企业预期收益不明显,自有资金少,由此导致其偿贷能力低,甚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还贷意识和法制意识,信誉度低。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就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解放思想,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在新阶段实施县域新突破,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从某种意义讲,最缺的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保障。

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首要动力。

我们要联系工作实际,要冲破各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约束及体制机制性障碍,彻底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营造宽松良好的软环境。

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结合县域实际,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

相关范文:

最新范文:

热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