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文工作计划范文工作总结范文合作方案范文日志日报范文工作报告范文年终总结范文申请书范文通知书范文请假单范文活动策划范文活动报道范文简历范文委托书范文授权书范文论文范文简报范文志愿书

西来镇铁牛村范文旻(精选5篇)

发布时间:2022-12-09 19:12:35阅读量:579

西来镇铁牛村范文旻 第一篇

施国平曾经为蒲江县明月村做过乡村规划。现在的明月村已从昔日的贫困村变为“明星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并在2019年入选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社区。

“明月村走出了一条乡村发展的新道路,推动了乡村振兴,但还是有些局限值得思考。”施国平说,如何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真正融入到乡村生活,他们这些新村民把自己当成了研究对象,“如果我们自己能安居乐业,就能探索出一种人才落地乡村的机制,成为我们创业的基础。”

铁牛村位于成都1小时经济圈内,以丑橘产业为支撑,村镇合并之后,有了平方公里、12300亩果林鱼塘。施国平认为,这里是探索城乡融合最好的试验场。铁牛村的内环线包围着一圈生态农业产业园示范区,其中36亩果林分属于9户农民。在这里,新老村民成立的村企联合体,将整体租赁这些物业,形成一个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通过整体规划实现整体的建设与运营。

在人才墙的另一个区域,是3000余名“老村民”代表的头像。“我们每个老村民都是股份经济联合社的股东,每年可以有分红。”陈飞说,2017年以前,她家里的收入来源只有丑橘种植,“新村民”入驻后,业态更丰富,产业链条更完整,她成为“铁牛妈妈”餐食服务队的一员,兼职厨师时还有劳务费,她还是村上旅游合作社的讲解员,“收入渠道比以前更多了,家庭收入也有大幅增加。”

在西来镇副镇长宋杰看来,施国平团队的到来,让老村民在很多方面增加了收益。“固定租金、劳务收益增多,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增多,‘村企合作+N个合作社’的运营,都给老村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目前,村里已经有 20 多名青年返乡创业,200余户村民主动参与生态果园提升和乡村休闲产业发展。

38岁的何孝成就是其中一员,他放弃了新加坡的绿卡和优厚的收入,回到铁牛村担任蒲江县牛旺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孝成说,合作社通过与施国平团队合作,共同实施铁牛村生态提升、有机农业、社区教育等项目,打造生态自然教育学堂、塘坞花课、假日亲子体验营、儿童手工作坊、儿童音乐课堂、趣味垂钓、铁牛妈妈的味道等10余项特色文创产品,以及“丑美生活节”“铁牛村开放日”等沉浸式旅游体验产品。

西来镇铁牛村范文旻 第二篇

审 核 :刘 星

执 编 :胡径野

编 辑 :伍新宇

整理自成都发布

西来镇铁牛村范文旻 第三篇

“当时(明月村)的顶层设计架构只强调了文创,没有触及到农业这个乡村的核心产业。”

总规划师施国平,是最早来到铁牛村的“新村民”,一口南方口音的普通话给人文雅之感。从2013年开始,施国平便当上了上海和成都之间的“候鸟族”,为蒲江明月村做规划设计。成都的乡村,自此进入了他的视野。

施国平

那一次碰撞合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以陶文化为主题的人文生态度假村落明月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被认为是近年来国内乡村旅游项目打造得最为成功的典范之一。但施国平的心中,一直想做明月村版本。

“我是一个文艺范的规划师,所以当时的顶层设计架构只强调了文创,没有触及到农业这个乡村的核心产业,没能从根本上帮助农民,我一直是心存遗憾的。”来自湖南农村的施国平说。

2017年,施国平开始在铁牛村开展田园生活度假社区的试验。这一次,他接来太太孩子,找来多年老友,一起在铁牛村建设“理想家园”。

城里人来当村民,本身是人们印象里逆势而为的事情,何况对于施国平这样曾在美国生活了10年的人。他的太太赵璟,是位生物医药制药领域的科学家。在听到施国平的构想后,放弃个人专业来到铁牛村,组建社区教育中心并担任首席教育官。每周,“新村民”免费为当地村民提供文化、艺术、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周末课堂,丰富当地村民的文化与精神生活,村民们不出村门就能享受到城市与国际品质的文化与教育体验。他的儿子,去年从上海的国际学校转学,现在正在蒲江本地的学校读书。

这是一群斜杠青/中年(编者注:斜杠,指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60后王飙曾是国内某上市国企上海公司的总经理,现在他是“紫荆爸爸”。最初,儿子选择来当村民,让他实在不解。来到铁牛村探亲后,王飙也决定留下来,负责投资等相关工作。王飚的太太“腊梅妈妈”,原是上海的肿瘤科医生,目前在铁牛村做在地手工培训。在周末的亲子课堂上,腊梅妈妈组织村民学习手工剪纸,准备剪出一百张“牛”的剪纸,开展铁牛村民“牛年百年”剪纸,庆祝党的一百周年生日。像这样举家迁徙到铁牛村来的“新村民”,共有10家。

黄海英

“这么多人生活在乡村不容易,他们把乡村当作安居乐业的方式、创造事业机会,”施国平说,归园田居并不是一种文艺的逃避,反而是一种后现代的“入世”,目前铁牛村共有7家机构,包括5家公司和2个社会组织,具有从经验到创意的各种资源,专业上也都是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的,比如创意策划领域的70后黄晓江,是前安藤忠雄建筑师事务所中国区代理人;投资领域的70后童浩,是浙江台地文旅集团董事长……离开北上广深不遗憾吗?施国平的回答赋予一种全新的阐释:“三十年前下海,三十年后下乡。”

西来镇铁牛村范文旻 第四篇

在四川省蒲江县西来镇铁牛村,来自天南海北的50多个人,抛弃大城市的繁华聚到这里;然而,他们并非仅仅贪恋“良田”“美池”,不只为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而是将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与老村民一同投身村子的建设,于是,他们也成了这个村的“新村民”。

“新村民”主要来自北上广深

武汉出生、香港求学、非洲当志愿者、上海工作……来到铁牛村之前,30岁出头的范文昊从未长期在农村生活过,可谓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如今在铁牛村,她的日子过得特别清静、惬意。

“一直以来对乡村很向往,喜欢新鲜的水、食物、空气。”范文昊说,“于是就在留意有没有合适的乡村可以居住和工作,机缘巧合,最终选定了铁牛村。”

在铁牛村的村道上,不时有操着外地口音的人在村中散步,也能看到带着“粤A”“沪A”牌照的外地车辆行驶而过。如今铁牛村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年龄跨度从“60后”到“90后”的50余名“新村民”长居,另外还有300余名候鸟型“新村民”,不定期来村里居住。

增收致富 老村民们安居乐业

铁牛村的会客厅——丑美生活馆里,有一面“人才墙”,上面有每一位“新村民”的头像。“这么多人生活在乡村不容易,他们把乡村当作安居乐业的方式、创造事业的机会。”施国平说。

施国平曾经做过乡村规划的蒲江县明月村,现在已从昔日的贫困村变为“明星村”。“明月村走出了一条乡村发展的新道路,推动了乡村振兴,但还是有些局限性值得思考。”施国平说,如何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真正融入到乡村生活,“我们这些铁牛村的‘新村民’把自己当成了研究对象,如果能安居乐业,就能探索出一种人才落地乡村的机制,成为创业的基础。”

铁牛村位于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内,以丑橘产业为支撑,村镇合并之后,有了平方公里、12300亩果林鱼塘。施国平认为,这里是探索城乡融合最好的试验场。铁牛村的内环线包围着一圈生态农业产业园示范区,其中36亩果林分属于9户农民。在这里,新老村民成立的村企联合体,将整体租赁这些物业,形成一个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通过整体规划实现整体的建设与运营。

在人才墙的另一个区域,是3000余名老村民代表的头像。“我们每个老村民都是股份经济联合社的股东,每年可以有分红。”陈飞说,2017年以前,她家里的收入来源只有丑橘种植,“新村民”入驻后,业态更丰富,产业链更完整,她成为“铁牛妈妈”餐食服务队的一员,兼职厨师时还有劳务费,她还是村上旅游合作社的讲解员,“收入渠道比以前更多了,家庭收入也有大幅增加。”

“新村民”让这个村变得不一样

“丑美生活馆”原本是村里的一栋废弃小楼,“新村民”来了之后,就将它利用起来,进行精心打造。一楼的公共会客厅用于平日的会议、论坛、接待等活动;旁边是一个对外营业的餐厅,“新村民”在这里将本地菜品改良升级,与二十四节气相结合,打造出一道道乡土创意菜;二楼设置了亲子活动室、文创工坊、咖啡茶饮休闲平台等空间,充满浓郁的现代艺术气息。

周末的亲子讲堂、英语课、剪纸培训等教学,让老村民耳目一新。“去年举行的‘丑美生活节’,全村来了3000多人参加,好不热闹。”铁牛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帮淼说,“‘新村民’带来的新观念和生活方式,都是大城市才有的。”

27岁的铁牛村村民曹彬洋原来在镇上开了家火锅店,听说村里的变化,便回来加入了餐厅的运营,“每个月工资五六千元,最重要的是‘新村民’教会了我们很多新知识和理念,未来村里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变化,大家都很期待。”

如今的铁牛村,已成为许多人承载乡愁的“诗和远方”,正努力建设展现乡村生态之美、生产之美、生活之美、生命之美的田园生活度假社区,生动诠释公园城市的最美乡村表达。

西来镇铁牛村范文旻 第五篇

离开北上广深不遗憾吗?

施国平的回答

给他们的选择

赋予一种全新的阐释

↓↓↓

“三十年前下海,三十年后下乡,我们是来提前占领后半辈子的幸福。”

避免沦为“城市后花园”

“新村民”们来乡村将要开展怎样的试验?显然,这一群专业分工明确、且都具有高水准能力的人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而指向关于这方土地和当地产业和村民的乡村振兴。

从铁牛村的地理位置,便可一窥他们的用心。铁牛村毗邻西来高铁站,37分钟抵达成都西站,位于成都1小时经济圈内;附近的西来古镇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川西民俗文化古镇,旅游文化资源丰富;铁牛村以丑橘产业为支撑,村镇合并之后,有了平方公里、12300亩果林鱼塘。

城、镇、村的形态在此交融,施国平认为,这里将是探索城乡融合的最好试验场。

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好1小时经济圈,让乡村与城市互动发展?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让乡村沦为城市的后花园,在短暂的消费之后能衍生出支撑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且将目光望向丑橘园。铁牛村的内环线包围着一圈⽣态农业产业园示范区,总共有36亩果林和31亩鱼塘,以及3户农宅,其中36亩果林分属于9户农⺠。在这里,新老村民成立的村企联合体,将整体租赁这些物业,形成⼀个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通过整体规划实现整体的建设与运营。

现在他们的核心工作是,如何在这片果园里通过重新规划与建设实现生产与生态价值转换。目前,团队正在建立八层的立体生态景观体系,并且通过土壤改良与⽣态种植提升农产品品质。

王飙认为,“农民在过去是被市场逻辑裹挟的,我们需要用更可持续的方式去改造生产。”

农产品的品质提升必然以减产为代价,农民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转型之痛?团队又考虑以田园生活度假社区的模式来实现一地多用,推动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来增加多元收入,均摊农业成本。

与施国平分工合作,“新村民”黄海英负责为铁牛村“输血”。她介绍,嵌在丑橘林里的度假小屋利用乡村闲置土地资源,不大拆不大建,通过生态建筑,不硬化地面、无建筑垃圾、污水循环。这样的小屋如同一个个蘑菇“长”在果林里,可以实现乡村全域旅游的盘活,“这个是我们过去三年研究成果的⼀个样板,利用农用地的配套设施用地加入小房子,打造⼀个崭新的文旅度假产品——⻝疗愈度假小屋。”

从丑橘中创造美好生活

来自城里的“新村民”能否与当地村民真正融合?走在村里,不断有乡亲们走上前来,跟黄海英和范文昊打招呼。去年11月,第一届“丑美生活节”在村里举办,村里3634位乡亲来了约3000人,大家都说比过年还热闹。

丑美生活是团队营造生活方式的平台,它更重要的功能是通过新老村民共办活动,促进社区融合发展。有意思的是,“丑美”这一名字就来源于村里的名片丑橘,丑美预示着从丑橘中创造美好生活。

在“铁牛妈妈的厨房”里,村民们端出自己的拿手菜来分享。“以前做菜只有家里的老公和孩子吃,参加铁牛妈妈以后会用心去做每一道菜,让更多人吃到我自己做的菜,很幸福。”铁牛村村民陈飞说。

在丑美亲子课堂里,村民们可以接受“新村民”带来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最近,王飚策划着打造铁牛村老年大学辅导站,让“老有所为、老有所学”。

团队通过与当地村民的合作,根据各自技能,把村⾥的乡亲们做了专业梳理。“每⼀位农人其实都是⼀个匠人,如果我们可以⽤现代化的人才组织方式来挖掘、培训、再造,⼀定可以打造⼀个不⼀样的老村民人才群体。”施国平说。

例如,铁牛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帮淼有37年的木匠经验,组织了⼀⽀近100⼈的乡建队伍。这座融合田园质朴与后现代简约风格的丑美生活馆,就是乡建队伍和“新村民”共创的作品。

再比如,何孝成,是土生土长的铁牛村人,大学毕业后出国去了新加坡工作。2018年他放弃了在新加坡的优厚收入,带着全新理念回到家乡,创建了旅游专业合作社。最近,合作社准备租果园、鱼塘和老院落,打造示范果园、示范鱼塘和示范民宿,通过打造核心示范区,打造新消费场景,带动全村一起发展。

90后“新村民”高晓欣是丑美生活副总经理,在西来铁牛村生活了6年后,当选铁牛村乡村振兴党委副书记。这个外来人,从组织身份上融入了铁牛村。

“这种新老村民齐心协力,进行在地性、系统性的乡建研究与实践团体与在中国乃至乡村发展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施国平认为。

“我更愿意认为铁牛村是明月村的版本,明月村是零散的人才引进、文创拉动、点状供地;铁牛村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整村打造、机构化平台化的人才引进、更具持续性的规划营销,是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样本。”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丑美生活馆望去

河边的树林里亮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大字

这个从浙江余村首提的理念

在四川成都的铁牛村

有了新的实践

最新范文:

热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