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文工作计划范文工作总结范文合作方案范文日志日报范文工作报告范文年终总结范文申请书范文通知书范文请假单范文活动策划范文活动报道范文简历范文委托书范文授权书范文论文范文简报范文志愿书
动物论文提纲范文样本(精选12篇)
动物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第一篇
Abstract
1 前言
1-1 血流动力学研究概况
1-1-1 血流动力学概述
1-1-2 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的发展
1-1-3 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趋势
1-2 乳化异氟醚概述
1-2-1 挥发性吸入xxx临床应用的优缺点
1-2-2 挥发性吸入xxx的静脉应用研究
1-2-3 乳化异氟醚的全麻机制
1-2-4 乳化异氟醚对器官功能的影响
1-3 乳化异氟醚静脉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3-1 R-A-A-S 与血流动力学概述
1-3-2 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与血流动力学概述
1-3-3 ANP、CGRP、NPY 和 NT 与血流动力学概述
1-4 实验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药品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准备与模型建立
2-2-2 样品处理与测定
2-3 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乳化异氟醚静脉麻醉后一般体征的变化
3-2 乳化异氟醚静脉麻醉对小型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3-3 乳化异氟醚静脉麻醉对小型猪血浆 R-A-A-S 系统影响
3-4 乳化异氟醚静脉麻醉对小型猪 ET、NO、TXB2含量的影响
3-5 乳化异氟醚静脉麻醉对小型猪 ANP、CGRP、NPY 和 NT 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乳化异氟醚静脉麻醉对小型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4-2 乳化异氟醚静脉麻醉对小型猪 R-A-A-S 系统的影响与血流动力学变化
4-3 乳化异氟醚静脉麻醉对小型猪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与血流动力学变化
4-3-1 ET 与血流动力学变化
4-3-2 NO 与血流动力学变化
4-3-3 TXA2与血流动力学变化
4-4 乳化异氟醚静脉麻醉对小型猪内 ANP、CGRP、NPY 和 NT 的影响与血流动力学变化
4-4-1 ANP 与血流动力学变化
4-4-2 NPY 与血流动力学变化
4-4-3 CGRP 与血流动力学变化
4-4-4 NT 与血流动力学变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动物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第二篇
摘要:组织胚胎学课程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实验课程对于理论课程的辅助作用非常重要,研究主要区别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从教师、学生、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实验课程的改革。通过改革后,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参与度,同时对于组织胚胎学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动物医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组织胚胎学
动物医学门类的实验课程与其他理科项目的实验课程不同,需要用到动物实体或标本。组织胚胎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主要的形态学课程之一,是动物解剖学的内化和延伸。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包含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通过理论课程的讲述使学生对每个器官组织的形态有所掌握,实验课程则是对理论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通常的实验课程都是作为理论课程的辅助,但组织胚胎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质很强的课程,实验课程对学生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同时组织胚胎学又是微观形态学科,多数的概念是从具体的组织形态和结构中抽象出来的,不太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动物组织学的实验课程要有所设计,灵活教学,以增强学生对概念理解、特征性记忆和学生能力等学习效果。
1、传统的.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方式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观察为辅,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课程的学习,在教师讲述完一堂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后,由学生使用显微镜进行切片标本观察。这种教学方式是最为简单,也是最为常用的。但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就像流水线一样,将教师要求观察的切片,通过观察后将所观察到的切片标本的大致结构在纸上进行绘图,绘图后将结果交给教师检查。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提示和实习指导书的内容完成和说明所观察到的标本,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而教师对学生实验课程的掌握与否最终只是通过学生提交的绘图来判断,这种方法会导致教师根据学生的绘图情况进行错误的判断,对理论课程的理解是十分不利的。
2、改革实验课程模式,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针对于传统的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方式的弊端,同时为了贴近近年来教育部对人才质量培养的各项要求和对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本次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紧紧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要求,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课程设置改革
组织胚胎学属于形态认知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很重要,像其他课程一样,理论课程学时多、实践课程学时少,对于课程的掌握是不利的,实践课程教学对提高整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因此,从源头上课程设置方面就应入手,调整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比例,大大提高实验课程的课时数是最有效的,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调整实验课时数是最为合理有效的。
2.2从教师入手改革
教师对于课堂的重要性来说是毋庸置疑的。推进实验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从教师入手。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意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课程改革来说,尤为重要。从教师入手,首先要求教师对于课程做到烂熟于心,并且要将这些知识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传播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接受并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产生兴趣后自然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去挖掘,从而达到想要去掌握。其次,教师要对实验课程有计划,包括要求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对理论课程进行理解,知道即将进行的标本观察是哪些内容?大体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有哪些特征性的结构?这些可以在上课时进行提问,从而知道学生是否进行预习和理论的理解程度如何。这样就避免在上课的时候要占用一部分学时对学生讲述实验课内容及如何进行操作,标本片子的主要形态结构是什么等等。学生主动掌握的肯定要比教师告诉的印象更深,且不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2]。从教师入手,还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随堂指导,避免出现教师拿了一堆片子给学生,学生自己看不懂,找教师找不到的情况。另外,对学生指导,一定要体现指导的作用,而非自己代替学生操作,导致学生完全依赖教师,不重视实验,不能提高实验技能,更谈不上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教师入手,要求实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教师不严格要求,会造成学生不重视实验课程,认为实验课程可有可无,造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抓好学生的思想转变是根本。
2.3从学生入手改革
教师课程准备得再充分,手段形式再多样,也需要有学生的配合。从学生入手,首先要从学生的思想入手,从学生的观念中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让学生了解组织胚胎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实验课程进行巩固,否则,空有理论不会知道具体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例如,在讲述“细胞膜”的结构时,常说“两暗夹一明”,如果不通过电镜观察,完全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由此学生可知晓实验课程对理论的辅助确实非常重要。让学生了解平时不学习、考试时突击的情况对于组织胚胎学课程是行不通的。只要学生思想上重视了,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多手段化教学,学生的动手操作自然就融入进课程教学了。
2.4多手段化教学改革
动物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第三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思路
1-3 选题意义
2 兽医公共卫生中存在的问题
2-1 兽医公共卫生的产生
2-2 兽医公共卫生现状
2-3 兽医公共卫生存在的问题
3 兽医公共卫生中的*困境
3-1 饲养动物在动物源性疾病中的*困境
3-1-1 兽医公共卫生对饲养动物的防治方式
3-1-2 兽医公共卫生对饲养动物的道德责任
3-1-3 造成动物源性疾病产生的原因
3-2 实验动物在兽医公共卫生中的*困境
3-2-1 动物实验中人类的利益
3-2-2 人类对实验动物在兽医公共卫生中的研究方式
3-2-3 两种困境产生的原因
3-3 野生动物在兽医公共卫生中的*困境
3-3-1 物种保存方面的*困境
3-3-2 物种改造引起的*问题
3-3-3 两种困境产生的原因
4 兽医公共卫生中*关系与协调
4-1 疾病防控在兽医公共卫生中的*关系与协调
4-1-1 疾病防控在兽医公共卫生中的*关系
4-1-2 疾病防控在兽医公共卫生中*关系的协调
4-2 实验动物在兽医公共卫生中的*关系与协调
4-2-1 动物实验在兽医公共卫生中的*关系
4-2-2 动物实验在兽医公共卫生中*关系的协调
4-3 野生动物在兽医公共卫生中的*关系与协调
4-3-1 野生动物在兽医公共卫生中的*关系
4-3-2 野生动物在兽医公共卫生中*关系的协调
参考文献
附件:1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其间论文发表情况
动物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第四篇
在狂犬病防治工作中,动物咬伤创口暴露后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狂犬病防治工作中关键措施。虽然人们都知道被犬(动物)咬伤后要注射狂犬疫苗,但对于伤口的处理特别是创面较大的伤口处理、外用消毒剂的选用及采用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商榷之处。2005年1月~12月,我们共接诊了4590人次动物咬伤病例,现结合动物咬伤门诊碰到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下。
1、哪些动物咬伤需注射狂犬疫苗
在狂犬病防治范畴中,动物通常是指对狂犬病毒敏感的动物。如犬、狐狸、山狗、郊狼、豺狼、臭鼬、浣熊、猫、猫鼬、蝙蝠等动物,还包括牛、马、羊等家畜。常见的动物咬伤有犬、猫、鼠、猫头鹰、黄鼠狼、蝙蝠等动物咬伤。被鸡啄伤,被甲鱼、黄鳝等咬伤则不必注射人用狂犬疫苗。
2、动物咬伤后伤口处理
犬(动物)咬伤后,由于受伤部位、伤情的程度不同,能否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直接影响到愈后。许雷等分析50例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发现有88%的动物咬伤病人伤口未处理或自行处理而导致了狂犬病的发生。
外用消毒剂选择
在用肥皂水反复清洗伤口的同时,正确地选择好消毒剂也十分重要。①过氧化氢在既往的伤口处理中比较常用,但由于对正常组织有腐蚀作用,而动物咬伤又是新鲜伤口,对伤口的愈合不利,故不宜常规使用。②由于犬咬伤后一般都要用肥皂水清洗,而新洁尔灭是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与肥皂水有拮抗作用,两者是不宜混用。③醋酸洗必泰:由于该消毒剂对芽胞和病毒无效,因此,从预防狂犬病的角度不主张用。④10%聚维酮碘为强力杀灭微生物消毒剂,对病毒、细菌、真菌及霉菌孢子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本品对皮肤刺激性小,毒性低,作用持久,对组织基本无刺激性。因此,被犬咬伤后深部伤口的消毒,可用5%聚维酮碘反复冲洗伤口。
动物咬伤后创面较大及深部伤口处理
及时用肥皂水及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再用5%的聚维酮碘反复冲洗2~3遍,对局部组织视情况进行必要清创。配合使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加注射用水灌洗伤口,对预防伤口感染有良较好的效果。
重度犬咬伤后伤口缝合
迄今为止,对于重度犬咬伤后伤口(创面较大)的处理,教科书及相关资料都主张让伤口开放。我们认为,彻底清创及处理伤口才是关键。狂犬病毒是经肌神经感染而非血液传播,没有资料证实既往发生的狂犬病与缝合、包扎伤口有关,也不因为伤口开放就不发生狂犬病,两者没有因果关系。一直沿用至今的不包扎、不缝合创面较大的伤口是不合适的。让伤口顺其开放只能增加感染机会,出现各种并发症,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及经济负担,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人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马抗血清的广泛运用,既往的传统做法应当改变。几年临床实践表明,清创缝合、注射人用狂犬疫苗、局部浸润注射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3、头部及手部被动物咬伤
左志燕等对狂犬病发病及暴露后免疫失败原因分析表明,高位咬伤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这些部位是裸露的,咬伤后病毒易进入脑部,发生狂犬病的概率较其他部位高。在注射疫苗后机体尚未产生抗体的情况下即发病死亡,造成较多的短潜伏期病例。因此,对头面、颈、上肢、胸背部的犬(动物)咬伤者,在伤口的处理方面尤其要重视,在采取主动免疫及被动免疫方面更要积极。
4、动物咬伤后继发症状
犬咬伤后恐惧症
由于人们普遍惧怕狂犬病,在被动物咬伤后常会出现一些恐惧症状,多见于中年以上的人群,特别是中年女性居多。这类病人常多愁善感,担心得狂犬病,对注射疫苗将信将疑,对这类病人需要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过分的恐吓及强调狂犬病的发生有诱发此类症状的可能。
伤口并发症
较大的伤口如果清创不彻底、抗生素使用不当、咬伤后暴露时间较长会继发伤口感染。
咬伤部位肌肉发生僵硬及局部皮肤感觉异常
动物咬伤后1个月乃至半年内伤处肌肉可有僵硬现象。这主要是在动物咬伤时瞬间伤处肌肉强力收缩引起损伤所致,可作一些热敷及理疗处理以改善症状。局部皮肤感觉异常也有一定的心因性原因,可作适当的心理疏导以减轻此类症状。
狂犬病目前仍是一种不治之症。抗病毒制剂、干扰素和大剂量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已用于治疗人狂犬病,但仅可延长病程而不影响死亡率。但是在早期阶段开始接触后治疗,采用狂犬病疫苗结合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预防死亡可能100%有效。接触前使用现代狂犬病疫苗,99%以上接种者产生抗体应答。在人狂犬病的防治方面,WHO推荐应用更经济、更易于接受的暴露后处置措施,诸如采用多点皮内免疫,尽量采用国产疫苗以降低费用,推广狂犬病免球蛋白的应用,持续开展针对医务人员、兽医专业人员预防与控制专题的培训等。医务人员应当及时更新知识,掌握好每一个重要环节,从而能够有效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动物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第五篇
摘要:本文从当前兽医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出发,阐述利用动物医院临床实习,强化兽医药理学教学效果的优势,让学生及任课教师进入动物医院,进入临床一线,掌握临床用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兽医药理学动物医院临床实习
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1]。兽医药理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作为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兽医药理学,会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将来从事临床实践工作所必需的。通过多年兽医药理学教学工作,笔者发现,兽医药理学对于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门容易学的课程,总结原因如下:
1.当前兽医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因为兽医药理学这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大都开设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学生这时接触的专业课程并不多,对专业知识刚开始有所了解,许多专业名词并不是很明白,尤其是讲到药物的临床应用时,学生还没有接触到内科病、外科病、传染病、寄生虫病等这些临床专业课,所以对药物的临床应用只能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是兽医药理学与其他科目相比,知识点较散,理论性内容较多,杂而抽象,药理知识不太容易掌握。药物种类繁多,许多药名通过外文直译过来,没有记忆的规则,一类药物里有许多种药物,各自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又不尽相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复杂,所以面对千奇百怪的药名、多如牛毛的知识点,学生不知该从何入手,抓不住重点,好像什么都要看、都要背,短时间内又难以理解和记忆。
三是高校教学特点与现状:药理学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将临床各类药物治疗的病例进行筛选引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2]。现高校年轻教师大多数为兽医药理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学历较高、科研水平较高,但相对来说临床实践水平有限,加之没有临床用药经验,讲课时很难与兽医临床用药实际相联系。因此,讲课过程中只讲授课本理论知识,缺乏实例分析,难免比较枯燥,课堂的气氛较差,学生学习兴趣欠佳,教学效果难以保证[3]。
四是教材内容主要针对家畜与家禽,有关宠物等小动物的常用药物及药理知识较少,这对于近几年蓬勃发展的宠物行业和将来打算从事宠物临床工作的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欠缺[4]。徐茂森[5]提出随着“伴侣动物热”不断升温,暴露出国内动物医疗行业人员数量的缺乏和质量的不足。
2.充分利用动物医院临床实习,增强兽医药理学教学效果
高校动物医院是动物医学专业校内重要的教学实习基地,对于动物医学专业来说,其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形式的教学基地所无法替代的。动物医院具有综合功能,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教学计划,为学生的专业课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具有搜集科研素材、对外服务社会的多重功能[6]。
动物医学专业各课程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各课程之间存在许多如何之处。能将这些课程有机融合,使学生学习各课程能够相互贯通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从事动物医院的临床实习。学生在动物医院实习,在指导教师和临床医师的指导下,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亲自动手操作,全面了解动物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防控与治疗技术,掌握兽医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为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对于兽医药理学课程的学习来说,还有以下优势:
实现从理论知识―模拟药房―真正药房的过渡。
现有的药理学课程主要是阐明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讲授药物的临床具体应用、应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较少。教材讲授的药物大多为原料药,与实际临床应用的制剂还有一定差别,再加上临床上联合用药较多等实际问题,造成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将来实际应用的脱节。理论课上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也开展以问题、病例为中心的讨论和PBL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形式单一,没有实境教学,学生学习效果也一般。刘爱军等[7]在药理学教学中开展了“病案式模拟药房”的教学改革探索。通过学生―多媒体病案软件―模拟药房的互动,“病案式模拟药房”模拟医院形式,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满足了学生的初步临床实践需求。一般开设动物医学专业的农业院校中都有自己的动物医院,让学生走出教室,利用周末及假期,走进动物医院,进入真正的动物药房,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可见、可触、可闻的实物,必将有利于学生对药物在实际临床上的正确合理使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开阔学生知识面,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一般教学用教材的出版、更新往往滞后于当前该领域的发展,兽医药理学教材也滞后于新药的研发和上市应用[8],因课堂讲授课时的限制,不能把教材上所列药物一一讲授,在动物医院实习过程中,医院内所用药物品种较多、较新,涉及面比较广,学生可以接触了解到许多课本上未涉及的药物,利于学生开阔知识面,跟上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发展。
提高学生临床工作能力,培养合格的临床兽医师。
兽医药理学教学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让兽医师学会“对症下药”,通过正确药物的使用达到治愈患病动物的目的,把药理学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但现有的教学模式下,简单、有限的实验室内的实验教学和课程实习远远无法满足真正的临床实践要求,只有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临床实际工作中,患病动物的病情可能存在混合感染、继发感染或多器官、多症状发病等复杂病情,并不仅仅拿出药理课本上一种药物就可治愈,需要用到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我们在讲授理论课时大都进行单一药物的讲解,这就造成了学生面对临床病例“无从下药”的尴尬处境。但这种情况限于药理理论课时的限制,只能通过动物医院的临床实习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促进高校药理教学的发展。
药理学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现有的药理理论课程应推进整合教学并引入更多的临床药理内容[9]。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动物医院的教学实习,随时了解临床用药情况,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弥补学校药理教学与临床用药之间的不足,删去过时及淘汰的药物,使高校药理教学跟上临床用药的发展趋势。还应通过扎实的药理学知识,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为临床服务,改进临床兽医师药学及药理学知识不扎实的情况。当前畜牧兽医行业中存在许多学历水平不高的“赤脚兽医师”,他们临床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匮乏,现在临床病例复杂多变,许多问题不能很好地解释和解决,这就需要专业人才运用理论知识合理全面分析病例,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当前蓬勃发展的宠物行业,面对老年动物疾病、肿瘤、心血管等疑难病例,需要我们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协助临床医师制订正确的用药方案。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反过来用实践检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必将促进临床医学与药理学的共同发展。
医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临床医学的实践性极强,对于一个医生来说,医学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实践,任何好的理论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动物医学专业旨在培养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扎实,具有兽医临床诊疗、动物疫病防控、生产技术推广等基本能力,能在动物医学和动物生产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现在兽医专业课程的教学大都采用传统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灌输式教学模式,只注重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动物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应充分利用动物医院这一综合性实训基地,使专业课程额教学和兽医临床紧密结合,让学生及任课教师进入动物医院,进入临床一线,掌握临床工作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动物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第六篇
引言
1.化学在畜牧兽医专业中的地位
基础化学的作用
基础化学是整个化学学科的基础,而化学又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基础化学在畜牧兽医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掌握基础化学是学好畜牧兽医专业课的前提。
分析化学的作用
分析化学中包含的各种分析方法在现代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而在畜牧兽医专业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例如,由于分光光度法的操作简便、分析快速等特点,在兽药品的分析中应用广泛。
生物化学的作用
其任务主要是了解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畜牧兽医专业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因此,学习了解生物化学的知识,对深入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
多数学校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大部分的教学时间安排给课堂教学,而安排的实验、实习环节很少。这种现象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很多高职院校缺乏资金;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实践环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则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由于没有实践环节检验学习的成果,学生们往往会在学习结束后就将所学的知识忘记。这样根本就达不到高职实践教学的效果。
教材不能适应发展
有的学校所用的教材中的内容陈旧。现代科学的发展飞速猛进,尤其是化学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然而,有的教材中的大篇幅内容还是注重于传统知识的讲解,对现在化学知识的进步却很少阐述。其次,教材的编排中启发性和趣味性的知识过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兴趣,这样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正常的教学设置下,化学等基础课程应该在大一上学期开设,以满足以后专业课学习的需要。然而,由于扩招导致教师、教室和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短缺,有的学校就将基础化学课程延后至后面学期,这就导致化学课和其它基础课同时上课的局面。其次,由于教学资源有限,高职基础教学中压缩基础课教学的现象就在所难免。教学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教学效果必定打折。
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生对待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态度不同。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就可以不用认真学习。比如,对待有机化学的态度就不像对待动物营养和兽医临床诊断等专业课那么积极,因此学生上课也不积极。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导致了对化学基础课的认识程度不够。
3.探讨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综合性的人才,如果学生只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显然在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因此,在教学中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在探索教学方法上,我们不是要完全颠覆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之后,再加入新的教学理念,比如将互动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入,并且要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配置,注重教学效率。设置一些新颖的课题,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训练开放性思维。此外,对学生进行多角度考核评价。在对学生进行测评的时候,要将平时测验,课堂提问等的成绩与期末考试的成绩一起加全后计入最后的成绩。同时,教师要多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知识与社会联系起来,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引入合适的教材
由于教材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所以要引入能适应畜牧兽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的教材。教材应该具有以下特色:(1)内容新颖,能与现代化学的发展和社会应用相同步。(2)趣味性、启发性与知识性相结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并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3)内容编排深入浅出,既有一定的深度,但不能晦涩难懂。(4)突出实用性,紧密联系畜牧兽医专业队化学的需要。具备合适的教材后,才能使教学的效果提高。
设置合理的课程教学时间
学校在课程安排时,将化学等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教学,并且要将授课时间长短合理安排,不能只讲时间压缩,应当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化学课程,并应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前学习完化学基础课,这样才能使专业课的学习效果有保障。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学生的思维是具有可塑性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多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巧,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大胆创新,根据畜牧兽医专业的需要,不断调整化学课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注重教学的互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明白化学对自己专业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在思想上改变传统的化学课程的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使化学教学效果有实质性的效果。
结论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文化素质是高职教学的主要目的。由于化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课,因此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改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为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动物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第七篇
虽然人们对内毒素结构、生物学活性及致病机制,内毒素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的认识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目前国内外仍无一种疗效明显、不良反应低、价格低廉的治疗内毒素感染比较理想的药物。尽管采用了日益完善的器官支持和重症监护技术;及以抗内毒素抗体,抗炎性细胞因子(炎症介质)抗体或炎性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等新药,但重症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引起的内毒素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以及由此而来的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症(MODS)其病死率却一直居高不下[3,27,28]。因此,研制高亲和力、能中和内毒素且毒素低的抗内毒素新药对内毒素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回顾现代医学对内毒素的种种治疗措施,可以看出大多数是在对抗性干预内毒素及其诱发的炎症介质策略指导下进行的,末能综合考虑内毒素血症的全身性病理生理状态。因而其治疗效果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如TNF-a和TNF-1B被认为是内毒素诱导的引起机体细胞炎症损害最重要的炎症介质[29,30],试图用抗TNF-a和TNF-B的抗体治疗内毒素血症似乎理所当然。但是这些炎症介质的产生又是机体对内毒素防御反应的一部分,具有显而易见的二重性,即过度释放的炎性介质可致机体损伤,而同时这些介质具有复杂的生理功能,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如果采用抗体或受体拮抗剂来阻断介质,则就如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减轻了组织的炎性损伤,另一方面亦削弱了机体的免疫力,这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显然是不利的。中医药治疗内毒素血症,不论是单味药物或固定方药加减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初步显示了其潜在优势。现有的文献报道多停留在临床观察阶段,缺乏对照及大宗病例的前瞻性研究。疗效判断不一,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面对治疗内毒素疾病的窘境,迫使人们不得不对其治疗对策进行反思。今后应结合现代医学,筛选出临床重复性好,疗效高的方药,并进行药理化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取其有效成分,开发研制临床应用简便,高效,速效的新剂型。
相信随着内毒素分子结构特征及其致病机理研究的深入,必将为临床上更有效地防治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性败血症及休克等临床危症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临床上无论是国外的免疫疗法,还是国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都会在临床应用中继续经受检验并不断提高和完善。
动物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第八篇
内毒素对动物脏器具有损害作用的报道很多,但对具体动物不同脏器损害程度的报道甚少,本试验利用临床,病理技术手段,基本证明了内毒素对鼠脏器具有较大的损害作用。同时证明了自拟药物配方对保护鼠脏器有一定的作用,基本达到了本试验的目的,希望能为此项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致谢
本试验得到了刘娟副教授、杨敏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组胚实验室朱周福老师、病理实验室唐发书老师、微生物实验室沙莎老师、田晋红副教授及中兽医教研室张琳等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他(她)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第三版)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61-62
[2] 毕丁仁.兽医病原分子生物学[M].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2000:227-240
[3] 郑江,王洛生.内毒素拮抗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28(2):124-125
[4] 徐刚,张冰.清热中药解热作用机理探讨:对大鼠下丘脑组织中cAMP含量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5):26
[5] 高淑娟,戴锡珍,要华名.几种清热解毒中药抗内毒素作用的比较实验[J].天津中医,1992,9(3):42
[6] 刘庆增,王金兰。中药抗内毒素生物活性机理的研究[J].中草药,1996,27(2):121-123
[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布xxx.医疗单位制剂规范[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452-453
[8] 焦丙华.分子内毒素学[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315-316
[9] 上海第一医学院兵力解剖教研组.病理检验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99-250
[10] 郑国昌.生物显微技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20
[11] 北京农业大学.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二版) [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8:87~157
[12] 赵德明.兽医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12~220
[13] 陈德坤,王建华.内毒素及与其诱导的信号转导[J].畜牧与兽医,1997,29(2):166~178178
[14] 高洪,唐兆新,陈万芳.内毒素与膜损伤研究进展[J].畜牧与兽医,1997,29(2):84
[15] 刘钟杰,许剑琴.中兽医学(第三版)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66-178
[16] 汪承柏.重视慢性肝炎内毒素血症的防治[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4):193
[17] 周晓红,崔佳, 黄芩甙抗内毒素休克的实验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1,16 (1):32
[18] 延卫东,王瑞军,何琰等. 黄芩甙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02,23(12):1127
[19] 赵红艳,孙丽华. 黄芩甙对发热大鼠下丘脑PGE2和cAMP含量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2,18(2);36
[20] 王利津,徐强.黄连解毒汤的抗炎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1,25(8):493
[21] 沈建忠,谢联金.兽医药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40-166
[22] 陈杖榴. 兽医药理学(第二版) [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68-235
[23] 王顺宾.抗生素诱导革兰氏阴性杆菌释放内毒素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8,19(5);342-343
[24] 陶晓根.刘宝,抗生素药物诱导内毒素释放及其意义[J].医学综述,2000,6(6):286-287
[25] 梁晋全.抗生素与内毒素释放[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3(5):438-439
[26] 梁存河.抗生素诱导内毒素释放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0,27(5):259-261
[27] 王大庆,万勇.外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的早期强化治疗[J].四川医学,2003,24(2);167-168
[28] 张宇.蒋建新.细菌内毒素对枯否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1):5-7
[29] 冯立民,陈海龙,关凤林.阳阴腑实证对内毒素与炎症介质的变化及复方大承气汤的治疗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3,9(15);351-353
[30] 袁良平,顾长海.肿瘤坏死因子在暴发性肝衰竭中的意义[J].中国传染病杂志,1994,12(1):36-39
更多原创论文免费下载推荐:
动物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第九篇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国内外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概述
1-1 国外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2 国内几所重点高校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比较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意义
2-1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2-2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
2-3 社会的需求
第三章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3-1 全面修订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比重
3-2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3-3 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设想
第四章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要点
4-1 实验教学
4-2 教学实习
4-3 社会实践
4-4 大学生科研训练
4-5 专业文献综述训练
4-6 专业综合能力测试训练
4-7 毕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创新
4-8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第五章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取得的成效及思考
5-1 取得的成效
5-2 进一步改革的思考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 调查问卷表
2-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老)
3-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
动物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第十篇
[摘要]动物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使学生成为合格的优秀型实用性人才,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通过改进理论教学,突出并强化重难点;注重教师自身素质培养,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以做到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
[关键词]动物医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当前,培养社会需要的动手能力强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动物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及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很多农业院校自建校起就已开设,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动物医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佳木斯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如何发展、已成为学校、院系领导、专任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发展关系到学校生存、教师职业,为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调整理论教学,应用多媒体,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传统动物医学理论教学方法有所改变,由过去的板书变为生动形象的课件,由填鸭式教学变为启发诱导式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大量生产实际,注重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同时,更新主干课教材,调整教学计划和一部分授课内容,如在动物传染病课程中增加了人畜共患病和宠物(犬、猫等)传染病的篇幅。并增加一些畜禽传染病图谱,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授课内容必须突出重难点,尤其注重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独立创造力,增强科学研究意识
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加强实验室建设,建立和完善实践、实习教学基地,利用校企合作整合教学资源,利用大学现有的实验设施并加以完善,使教学资源做到最佳整合应用。实践、实习教学基地的建立和完善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机会,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的科研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改革。
三、多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培养现代兽医专门人才
对不同层次学生教学应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整体上应采取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这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素质教育。对于本科生采取打实基础,重点突出;对于研究生采取讲授重点,介绍进展,拓宽思路;对于专科生采取实用速效的教学方法,使这部分学生能够快速进入社会。佳木斯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应以与生产实际结合为主,并为本科院校培养一些优秀学生。
四、加强教师的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临床水平,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只有教师真正深入生产实践,把经验用鲜活的临床事例加以展示,学生会对所学知识产生很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必须亲自指导学生实习和实践,在实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得到指导,教师的临床技能和业务素质会得到更大的提高,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会更加完善。
五、加强动物医学专业临床教学实践――医教结合
医教结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为此,兽医院建立迫在眉睫,并且养殖厂等实习基地会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机会,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临床常见手术。培养他们的临床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同时,医教结合是培养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兽医院和养殖场所给教师创造提高动手能力和诊疗水平的条件和环境。另外在竞争机制下,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基础,并加以验证,从实践中获得大量临床经验,做到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质量下降、毕业生临床不过关的状况。医教结合是办好临床教学医院的基础,兽医院和养殖场所的建立会对学院乃至大学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总之,佳木斯大学动物医学专业为专科专业,而专科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动物医学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应立足于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通过调整理论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利用大学现有的资源,新建和联系新的实习和实践场所,使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大的提高。同时,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不断提高,也会进一步带动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动物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第十一篇
摘要:畜牧行业作为农村经济重要的支柱,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需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努力促进农村畜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畜牧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持,而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文章对此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经济
我国的畜牧业也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果。其作为农村经济一大支柱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畜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要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还需要有良好的技术支持,特别是要在畜牧医疗服务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
1.体系的主要构成。我国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的构成单元,包括很多个不同的单位。“这个体系主要包括基层政府、市场医疗单位、社会公益服务以及兽医个人等组成。”[1]基层政府在这个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宏观调控者,是从整体上对畜牧兽医服务体系的发展进行宏观上的管理和调控。以便将国家最新政策提供给畜牧行业,逐步规范畜牧业市场,对于该行业的卫生监督还要做进一步加强,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免疫服务强制执行;其中的社会服务机构是属于公益性质的,在技术培训和医疗检查方面都要定期组织,在疫情发生的时候,疫情控制服务要提供的及时到位。有些社会公益服务机构会考虑到畜牧行业的内部交流问题,就会选择很多不同种类的报纸进行承办,或者是有关畜牧信息的刊物,还通过一些企业讲座的定期举办企业讲座来实现交流的目的。以此来对政府起到辅助作用,以便共同努力实现本区域畜牧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畜牧行业还有属于自己的协作服务机构,协调作用的发挥首先是建立在主市场控制的前提下,从而对畜牧原料生产、防疫技术和养殖等工作进行协调,从而达到改良畜牧品种的目的,并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进行很好的预防;其中的市场化服务单位,多种多样,类型很多,兽医药店和药物诊所等是其中主要的单位,这类单位主要是为畜牧行业提供医疗方面的服务,要求提供的药品尽可能是那些疗效非常好的,在医疗诊治和治疗指导等方面也要提供最正确的指导。畜牧行业的疫病防治问题基本上都离不开它的支持,这类单位也可以说就是其最基层的单位。
2.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的畜牧医疗公共服务体系尽快有了不错的发展成效,然而很多不同因素还是对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也导致了其还有很多的问题存在,对于畜牧行业的发展来说,这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1)没能合理地进行人员配置,我们知道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尽管组成部分包含了很多个不同的层次,然而就这些服务渠道来说,不管是哪一个层次的,从我国的整体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来看,在人员配置方面都还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首先,服务体系中的服务人员普遍存在较低素质的问题,当然这一问题,也是我国农村地区普遍会存在的问题。因为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比较差的经济条件,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很不健全的普遍现象,我们所需要的比较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就难以将其吸引到农村地区来。其次,普遍存在对人员不合理地分配问题,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在最基层工作的不是那些基层需要具有真正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素养比较高的人才。对于架设我国农村畜牧公共服务体系来说,这里提到的问题都会很大程度影响到它的发展,那么一旦有严重的疫情发生就难以将其及时地抑制住。
(2)薄弱的技术力量,畜牧医疗技术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我国农村畜牧业的发展。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畜牧医疗服务技术因为受到经济条件的局限,在总体水平上还很薄弱,尽管已将一些较为先进的仪器和药品引进来了,但相关工作人员却缺乏对这些先进技术的理解,因而造成这些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若要一旦有复杂严重的病情发生,就难以做到诊治的及时,那么,农民就会因此遭受惨重的经济损失。
(3)尚未完善的体制,不完善的体制可以看出,公共服务体系单一的资金来源是最为主要的表现,这就造成了无法有效解决相关的医疗研究课题,没有办法进行基础的技术培训,也不能采用先进的器械来进行治疗。就其产生原因,主要还是在于较为分散的畜牧医疗社会化服务机构,这就直接造成了资金难以真正形成一定的规模,一定规模的资金支持也就也就无法实现,最终就造成了技术服务难以真正到位。
二、解决对策
1.做好系统化管理
基于畜牧兽医医疗公共服务体系的系统化管理,那么在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方面就能得到有效地促进。先是对新型人才的引进,在人力资源方面,力求最大限度地为服务体系提供足够的先进服务支持,贯彻执行定岗定员制度。其次,应该将基层公益部门的服务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农民对于防疫知识普遍都较为缺乏,因而基层公益部门就需要考虑到这一点,以便能为其提供定时的最佳服务,使得农民的预防意识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2.使服务体系朝着标准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2]
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不同行业的朝着市场化发展程度越来越深的趋势发展,如今的走向和发展趋势标准化、多元化和市场化。只有让服务体系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对农村畜牧医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应该对经费进行统一管理,前提是正常工作不能收到影响,在工作人员的培训方面要做到定时和不定时同时进行,与此同时,要将一些先进的设备及时地引进来。市场化方向是这个体系必须发展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将市场的调配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3.完善服务体系内的体制
政府对科学合理的法律规范的制定,一定要以本地区畜牧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为依据,另外,对行政管理和执法力度要做进一步地加强,从而使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能够得到保障,同时也能确保社会组织和个人都能将各自的职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三、结束语
我国的畜牧行业持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所以对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如今已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但首先决不能脱离本地区的发展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施行来促使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动物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第十二篇
摘要: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其临床特征为组织器官水肿、神经症状、低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剖检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该病主要侵害断奶后5-14天或刚转入肥育群的断奶仔猪。从病源、流行医学、诊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猪水肿病;血清型;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流行特点;防治
前言
仔猪水肿病(又名仔猪肠毒血症),是断奶仔猪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养猪生产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本病是由一定的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多发于1-2周后的仔猪。发病率10%-25%。致死率高达90%以上。病猪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眼睑水肿为主要特征。一时发病,很难挽救,是养猪生产中重要的凝难病症之一。目前,对仔猪水肿病的病理机制尚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本病与饲养管理及气候变化有直接关系。致病大肠杆菌在哺乳期间即有少量存在仔猪肠道内。但在哺乳条件下并不致病。在适当诱因的作用下,如断奶或饲料突然改变,以及天气骤然变化,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内正常微生物之间的微生态平衡破坏,促进了溶血性大肠杆菌的增殖,产生大量肠毒素,导致了水肿病的发生。
一、仔猪水肿病病原血清型
血清型抗原结构比较复杂,主要出菌体(0)抗原,鞭毛(H)抗原和荚膜(K)抗原组成。按照菌体抗原组成成分的差异,可分为若干血清型,再根据荚膜和鞭毛抗原组成分为若干亚型。迄今,已确定的大肠肝菌O抗原有171种、K抗原80种、H抗原56种。虽然已知的血清型可达上万种之多,但致病性的大肠杆菌血清型数量却非常有限。引起猪水肿病的血清型一部分与仔猪黄痢相同,常见的有O2、O8、O138、O139、O141等群,但表面抗原有所不同,大多数菌株能溶解绵羊红细胞。
二、发病机理
致病菌及其毒素引起猪水肿病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是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其常见O抗原群以O139最常见,尚包括O8、O138、O139、O141、O149等[]。
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毒力因子包括F18ab(F10)菌毛和类志贺氏样毒素n型变异体SLT-IIV、TL、Sta、STb和STx2e致水肿毒素。致水肿大肠杆菌产生的水肿毒素(水肿因子,EDP)是一种血管毒素,EDP是一种热不稳定蛋白,能够引起典型的水肿病的神经症状和动脉管病变及脑水肿。
三、临床症状
在疾病暴发初期,常见不至症状就突然死亡。临床症状主要与神经和血管损坏有关,临床检查可以发现在出现神经症状之前就有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偶尔在临床上可见下领、胸腔、腹腔、会阴部位等皮下水肿,有时可见躯干腹部的皮肤不规则发红。由喉头水肿导致声音嘶哑,濒死其表现出严重呼吸困难,个别猪在疾病早期会发热,被感染猪通常表现便秘,但若大肠杆菌病原株产生肠毒素,在水肿病症状出现之前1-2d会出现腹泻。最急型:发病突然,发病初期病猪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共济失调,行走摇摆,很快倒地,四肢呈游泳状态。眼结膜高度充血,叫声嘶哑,心跳加快,一般几小时内死亡。急性型:病猪在眼睑、颈部、耳部、鼻部发生水肿,严重的引起全身水肿;最典型的症状是肌肉运动失调,导致蹒跚样步态,它可发生在后肢、前肢或两者。可发展到共济失调、麻痹和倒卧,共济失调的猪通常表现为颤抖或痉挛跑动或四肢划水运动,肌肉震颤,不时抽动,似游泳状;体温一般不升高。有的病猪作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冲,呼吸快而浅表,心跳每分钟150次以上,后期张口呼吸,嗜睡或昏迷,病程1-2b,极少数能存活。亚急性型:食欲废绝,精神沉郁,体温大多正常。眼睑、鼻、耳、下颌、颈部、胸腹部等水肿,其中耳朵水肿为最为明显。皮肤发亮,指压有窝,重症猪水肿时上下眼睑仅剩小缝隙。但65日龄病猪水肿不明显。行走时四肢无力,共济失调。左右摇摆,站立不稳,形态如醉,盲目前进或作圆圈运动。倒地后四肢呈游泳状。有的病猪前肢跪地,两后肢直立,突然猛向前跑。很快出现后肢麻痹、瘫痪,卧地不起。有的病猪出现便秘或腹泻。触诊皮肤异常敏感,叫卖嘶哑,皮肤发绀,体温降到常温以下,心中加快,最后因间歇性痉挛和呼吸极度困难衰竭而死亡。
四、病理变化
病理剖检出于该病病程短,病猪皮肤贫血苍白,有时发红。牲性病变是胃壁、结肠肠系膜、眼睑和面部以及颌下淋巴结水肿。①眼睑水肿,水肿液为无色透明的胶胨状。有时于颞部、下颌间、后颈、股前及腹股沟等皮下也能见到水肿。鼻黏膜有散在出血点,鼻黏液增多。②胃肠壁水肿,水肿主要发生在幽门附近的胃大弯部,严重的可扩展到食道和整个胃底部。少数病例水肿面积较小,仅有五分硬币大小或更小。水肿部胃壁显著增厚,可达1-2cm,浆膜平滑有光泽,剖开时自切口处流出水肿液,切面上见到水肿液浸润于黏膜与肌膜之间显著增宽,呈灰白色或黄色透明的胶胨状。大结肠和盲肠也常见同样的水肿,小肠水肿发发率低且程度也轻。部分发病猪不表现明显的胃壁水肿,而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变化,在临床上出现下痢,剖检胃肠黏膜分泌的黏液显著增多,黏膜上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或出血点。随后可逐渐出现胃肠壁水肿。③结肠袢肠系膜呈透明胶胨样水肿,充满于肠袢间隙。全身淋巴充血水肿,有时还有出血,以肠系膜淋巴结的水肿为最严重。④临床有神经症状的猪脑干部有脑软化灶,并且两侧对称发生倾向。软化灶呈灰黄色,切面上秒显凹陷。有时软化灶多髓质延伸至尾状核,还有一侧性分段状或两侧灶性分布的情况。⑤有时可见心外及呼吸道黏膜处有少数出血点,肺充血水肿,肾周围组织水肿。
五、流行病学
传染源
细菌多在带菌母猪和感染的仔猪肠道内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繁殖,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和周围环境。
易感动物
主要发生于42-105日龄断奶前后的仔猪,有时小至数日龄,大至4月龄也偶有发生。体格健壮、生长快的仔猪最为常见。
传播途径
病菌通过粪便被排出体外,污染饲料、水和环境,通过消化道感染健康仔猪。
流行特点
该病病死率较高,呈地方性流行。一般只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有时散发。在猪群中发病率为10%-35%,但各群、各时期有差异。春秋产仔季节发生较多,般每年3-5朋为发病高峰期,以后逐渐减少。同年8-10月又有所回升。在仔猪群中,部分仔猪常突然发病,迅速死亡。在某些猪场观察,大多是体格健壮、营养良好的仔猪发病。总的趋势是发病率差异较大,致死率高(50%-90%),一般不广泛传播。集约化饲养、气温变化、饲养条件改变、免疫状态和其他感染因素的存在可诱发该病。
六、预防措施
1、每批仔猪转入前和转出后,应把猪舍、门窗、墙壁、地面等用水冲干净,再用的氢氧化钠喷洒消毒,以喷湿为宜。母猪转入产仔舍前3天,用的高锰酸钾或者1:600百毒杀喷洒消毒。母猪产仔后每天清理一次粪尿,保持产仔舍的干燥与清洁,每隔2天用的高锰酸钾消毒一次,有利于杀灭圈舍及周围环境的致病菌。
2、在母猪临产前40天和15天,分别肌肉注射仔猪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苗,每次每头2毫升,以增强母猪血清和初乳中大肠杆菌的抗体。怀孕母猪临产前第7天和第2天,分别肌肉注射猪水肿抗毒注射液10毫升,可确保所产仔猪得到保护。加强哺乳的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在饲料中添加的金霉素饲喂。仔猪断奶前后皮下注射K88和K99基因工程苗三分之一头份,可明显降低腹泻及水肿发病率。
3、仔猪35日龄-40日龄断奶为宜。断奶前1天-5天渐减少喂乳次数,严禁突然断乳。调整饲料配方,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3周龄内蛋白质不高于19%。饲料应多样化,保持饲料新鲜洁净。断奶初期补料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断奶后限喂一周青饲料,逐渐增加精饲料。
结论
根据致病菌菌特性、血清型,证实仔猪水肿病蚰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致病菌均能产生肠毒素,致病性极强,我们可以从临床症状初步确定病因,通过解剖病理变化进一步进行确诊。
对已发病的情况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严格遵循强心补液的原则,如口服补液盐或5%葡萄糖,也可用痢菌净、新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
通过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减少实际生产中的损失。
- 上一篇:保险精英招聘要求文案范文(精选12篇)
- 下一篇:他了作文500字范文9篇
相关范文:
- 博士论文英文致谢范文(精选50篇)
- 打造廉洁工程论文范文(精选9篇)
- 旅游设计论文摘要范文(精选9篇)
- 需求分析的论文范文(精选16篇)
- 论文设计手段怎么写范文(精选18篇)
- 学校消防案例论文范文(精选8篇)
- 观察议论文范文(精选11篇)
- 论文需要写什么范文初中(精选5篇)
- 干部日常考核论文范文(精选5篇)
- 汽车转向检修论文范文(精选10篇)
最新范文:
- 药品集中采购分析报告范文(精选9篇)
- 采购补充合同范本(精选5篇)
- 租办公楼合同范本(精选14篇)
- 英语作文范文中考翻译(精选5篇)
- 地面工作计划22篇
- 环保部工作计划(精选17篇)
- 团委个人工作总结7篇
- 早教合同范本(精选8篇)
- 销售承包合同范本(精选15篇)
- 普通话工作总结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