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文工作计划范文工作总结范文合作方案范文日志日报范文工作报告范文年终总结范文申请书范文通知书范文请假单范文活动策划范文活动报道范文简历范文委托书范文授权书范文论文范文简报范文志愿书

教学设计的标准范文模板(精选5篇)

发布时间:2023-01-10 18:28:50阅读量:75

教学设计的标准范文模板 第一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使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设计思路】

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

本节课注重体现以下几点:

1、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对简单数据进行整理,以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2、注意学生情感的个性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得到充分的展示。

由于低年级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化倾向,当讨论如果只买一种水果,该买哪种水果时,这就形成真实的两难问题.学生既要考虑到个体对水果的喜好,又想照顾大多数同学的喜好,真是左右为难.

3、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根据统计结果,六种水果该各买多少的讨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想一想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就能知道?

引出课题。

二、引导探索,认识新知。

1、使学生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种水果,记录在统计表里。同桌讨论:如果六种水果都买,哪些水果要多买,哪些水果要少买?

2、绘制统计图。

(1)展示学生绘制的统计图,相互评价.

(2)看统计图表提问题。

三、应用知识。

完成书95页的第一题。

四、课堂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统计?

五、课后延伸。

调查本班同学,把喜欢下面几项活动的人数统计出来。(游泳、跳绳、拍皮球、踢足球、跑步)

教学设计的标准范文模板 第二篇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体会到“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情感目标:培养起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小生命,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初步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个生字。

2、难点:

从父亲和“我”的对话中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

心愿,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共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能说出几种小鸟的名字?

2、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小鸟的文章…….(齐读课题)

3、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到下面的“树叶”中找一找,借助拼音读一读。

4、齐读带拼音的字。

5、学习“蒙、喃、味、浓、腾、猎、黎”7个生字重点读准后鼻韵母的字“蒙、浓、腾”,“腾”是后鼻音(提示:“腾”在“热腾腾”一词中变读为一声); “蒙”字有几个读音等,

6、齐读生字及它们的组词(幻灯片显示)(1-6共8分钟)

7、学习“并,夜,喜,重,味,轻,刻,群”8个生字学习的内容:读音、偏旁、结构、换偏旁、加偏旁、注意写法、组词…(12分钟)

8、指导写字(我会写)

(1)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

(2)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可以没有)。

(3)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示范书写“喜、重”二字,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悟前边发现的两条写字规律。

(4)其他字,重点说“夜、味、轻”“夜”右边是“夕”加撇,“味”强调“未”与“末”,“轻”强调“车”变为偏旁时的笔画顺序。(共15分钟)

9、课件显示飞快闪过的没标音的生字及组词,检查学生刚才的生字学习情况并巩固对生字的认识(开火车读)

10、摘枫叶(我会读)(9-5共5分钟)

第二课时:

1、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解说,引导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在欢快的鸟语

声中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同时将学生带进课文,提出疑问:“我”和父亲走进树林里,他们做了些什么?父亲和鸟又有什么关系?

2、学生带着疑问读1-4段(齐读)

3、文章一开头就说父亲是……(学生回答),教师复述故事,同时范读第三段。

4、“雾蒙蒙”——在雾蒙蒙的天气里也能看得清

你看到过雾蒙蒙的天气吗?在雾蒙蒙的天气里看东西是怎么样的呢? “树林边”——不用走进树林用眼睛望,用鼻子闻就能知道有不少的鸟。

结论:父亲对鸟非常的熟悉。

“喃喃地说”是怎样地说?请学生喃喃地说一说父亲的话。(全班将1-4段读一次)(1-4共10分钟)

5、父亲望了望,闻了闻,就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了,可是我却…….父亲真是神了, “我”就站在父亲的身边,却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听见一只鸟叫。可见,父亲平时对鸟的观察和了解,父亲很喜欢鸟。他是怎样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呢?请同学们齐读下面的段落(一直读到“羽毛焐得热腾腾的”),然后告诉老师,从哪些句子或者词语中可以看得出来。(学生回答)

6、父亲说话很轻,为什么?(父亲爱护小鸟,怕惊动它们)(请学生轻轻地读一下父亲的话)

7、可是这时“我就提出了疑问:鸟也有气味?”父亲是怎样回答的呢?同学们

一起来读读父亲的回答。

8、动手的理解“焐”, 用热的东西接触凉的东西,使它变暖 (我手很冷,你的脸让我焐一下好吗?用自己的手焐一下脸吧。)热腾腾的真舒服,指导用“热腾腾”这种ABB形式的词来说一说。你看到过什么是热腾腾的呀?(热的饭菜,刚烧开的水,刚出炉的包子??)那时热腾腾的气味,你一闻就能感觉到了吧,同样的,小鸟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父亲就闻到了小鸟的味道了,原来如此!

教学设计的标准范文模板 第三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阔大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学习古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背诵、默写诗歌并赏析名句。

教学重点: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丰富、奇特的想象;背诵、默写诗歌并赏析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诵曹操的《龟虽寿》引入《观沧海》。

1、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市)人。善诗歌,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2、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三、解题

《观沧海》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作何解,能否换“观大海”这个题目?

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四、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播放音频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知诗意;(出示补充注释)

临,来到,文中指登上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竦,同“耸”,高。观,看,统领全篇。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行,运行。若,如同。星汉,银河。志,思想感情。

3、出示画面,感受形象。

4、理解诗歌大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波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

五、品读诗歌,感受意境

1、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宽阔、博大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六、赏析诗歌及名句: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教学设计的标准范文模板 第四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结合课文内容或者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能以不同身份介绍心中的麋鹿。

教学重点:

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能以不同身份介绍心中的麋鹿。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和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以姜子牙选座骑的故事导入。

2、板题:17、麋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标上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反馈

课件出示生字词

(1)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交流个别重点词语。

(3)交流初读收获。

课文主要讲了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课文讲了麋鹿的经历很富有传奇色彩。

课文讲了麋鹿现在生活的很好。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想想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麋鹿的?

2、交流

第一部分(1)大丰自然保护区的麋鹿生活的很舒适。

第二部分(2-4)详细介绍了麋鹿的奇特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第三部分(5))介绍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四、精读第二部分,了解麋鹿。

1、同学们想一想,当时姜子牙为何独爱上了这种四不像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领略一下麋鹿的奇特。

2、指名读此部分,想一想,麋鹿长像奇特在哪?

(1)学生交流:(麋鹿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2)在学生阅读基础上媒体资料展示,形成对比,加深学生对麋鹿奇特外形的印象。

(3)文章是还具体介绍了麋鹿哪些方面?

3、除了奇特的外形,此部分还介绍了什么?(繁殖能力低下)

表现:怀胎时间比一般鹿要长,且每胎只产一仔。

4、为了加深对麋鹿的印象,我们一起来读读此部分。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有了初步了解,相信你们心中还会有一些疑惑。回去准备一下,下节课我们再做交流。

六、指导写字。

七、布置作业

模仿介绍麋鹿的方法,任写一个小动物片断。

教学设计的标准范文模板 第五篇

教材分析:

《池上》描绘了乡村儿童偷采白莲的可爱的形象,体会诗中优美的意境。

设计理念:

设计本课时,以朗读为主,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领悟诗的意境。

教学目标:

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理解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

重点:

感受诗中儿童天真无邪的形象和朴素的美感。

重点解决: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中儿童的形象和诗的意境。

教具:挂图等

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激趣。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有的是从课文中学来的,有的是课后自己学习的,大家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吗?一句两句也行,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导入。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诗,那就是:(板书)池上。

这首诗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诗人常常临池而立,观察池上独特的风景。本诗就是描写的他在池边看到动人的画面。

二、感知的诗歌,了解大意。

最新范文:

热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