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文工作计划范文工作总结范文合作方案范文日志日报范文工作报告范文年终总结范文申请书范文通知书范文请假单范文活动策划范文活动报道范文简历范文委托书范文授权书范文论文范文简报范文志愿书

中职教改论文范文(精选6篇)

发布时间:2023-03-20 08:49:40阅读量:846

中职教改论文范文 第一篇

一、中职教育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

虽然我国已经在不断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整体还没有落实到位,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之处仍然是存在的。如很多中职学校并没有将创业教育课程作为独立学科纳入到日常教学体系中来,甚至进行创业教育的理念也是很淡漠。受传统职业教育观念制约,并未在思想上重视创业教育,而只把职业教育作为单纯的就业教育来对待。从管理制度的角度看,开展创业教育需要富有弹性的工作制度环境来支撑,只有充分接触社会,把握住市场需求动向,才能打好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基础。而现在的中职院校大多是“关起门来办学”,学生除了书本上的学习内容以外,很少接触社会,这也就丧失了进行创业教育的土壤。中职院校的教师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从内心缺乏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往往从事第二职业,这直接导致创业教育失去了“领头羊”。

二、创业教育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深入改革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注重对初级、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熟练劳动力的培养和输出。多以“从业教育”为出发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创造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在创造思维上有所束缚。而创业教育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思维,改革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制度,注重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灌输和培育,提升和鼓励学生的创业自信心。中职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更容易使那些强烈渴望实现自身价的学生,领悟到这是一个通过努力有望达成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从而有了更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更自主的学习动力,有利于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勇敢的竞争精神。进而有利于从全方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国家为社会输出具有积极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改革教育理念,优化教育制度和培养模式,能有效改善当今的教育质量,对培养创造型人才有着深远意义,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中职教育中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组建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大多数的教师在创业教育方面还是较为模糊,或者干脆是盲点,基本没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因此,为了使创业教育能顺利进行,组建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该团队可以专门为创业教育搜集相关等资料,进行探讨、分析、研究,并总结对教育工作有价值的知识。同时,该团队还可以做一些详细的市场调研,使创业教育从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积累,进而为创业教育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开设创业教育培训班。

举办创业教育培训班,不但可以验证教师团队在前期准备工作的劳动成果,还为今后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做好扎实的铺垫。学生可以通过培训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按照创业能力素质的要求对学生加以引导,积极培养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短期培训,还可聘请企业专技人才或名企成功人士等授课,进行专题讲座、专技培训,又能增强创业教育可信度。

(三)完善创业教育课程。

1.增设创业教育课程,按教学任务、目标等有计划、有目的对学生实施教学,将创业教育课程作为独立学科纳入到日常教学体系中。

2.以专业课为依托,让创业教育的内容渗透在各专业学科的教学中,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渗透创业意识,让学生在学专业理论、练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培育创业理念。

(四)组建学生创业社团。

学生社团能够将志同道合的学生紧密的团结在一起,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来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创业能力。以创业社团为基本单位,组织成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搜集市场信息,集思广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能力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发挥创业教育的根本意义。

(五)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

中职教改论文范文 第二篇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中职教育新发展》

摘 要:本文结合学校实践,阐述了如何通过专业学科建设、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评价方法以及加强质量监控等,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河南省洛阳经济学校成立于1984年,隶属于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办学思路清晰、办学条件良好、师资队伍素质优良、具有办学特色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被评定为“河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而且申请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也获得批准,目前正在建设当中。近5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1 加强课程体系、专业学科建设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增加专业设置

学校紧密联系洛阳当地实际,瞄准地方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及时增设市场急需的应用型专业,以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通过建设特色优势学科提升整体办学水平。近几年来,学校新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和汽车营销专业,在广告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这2个专业基础上开设了动漫专业和室内设计专业;在电子电器专业基础上开设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和通信专业。另外整合了原有的教师资源和实验实训设备,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使理论与实践互相渗透融合,强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具有适应性又具备多样性。

改革课程体系

一是滚动修改教学计划。学校每年都组织教师深入到有关企业进行社会调研,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和规格,调整专业方向,滚动修改实施性教学计划。二是实施模块化教学。我校在课程体系上,为了更好的体现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特色,我们按照“适用、够用”的原则,以就业需求为指导,工作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将所有课程设定为两大模块,即道德与基本素质教育模块和专业技能实践教育模块。其中道德与基本素质教育模块包含以下课程:①法律知识与行为规范;②道德与社会实践;③普通话;④计算机基础知识;⑤艺术欣赏;⑥体育与健身;⑦实用文体写作。将英语课程设为选修课;数学课可视专业情况作为专业基础课讲授;将计算机基础作为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开设。专业技能实践教育模块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确定3~4门主干课程,删减复杂难懂课程。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及手段

在教学内容上,要求教师要体现与时俱进精神,努力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前沿性、丰富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要能体现教学改革的成果。力戒教学内容的枯燥、陈旧,授课效果力求达到新、活、实、用。为优化基础教学,使基础知识更好的服务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对基础课进行了整合,打乱了教材布局。对技能形成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多讲,重要讲技术知识并让学生学会理解,对形成技能暂不需要的少讲或不讲。依大纲,不唯大纲,有教材,不唯教材。一切从市场、专业岗位和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方式上,对重点、主干课程集中优势师资,采取同班同课多师制;在内容的讲授上采取专题、讲座与系统讲授的方式。在教学手段上,加强直观、形象教学,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用投影、多媒体课件及其他音像资料等优化组合的教学手段。我们从2011年开始用3年时间建成我校的课件资源库,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目前课件库已经基本建成。

改革考试及学生评价方法

我校在建立考试标准时努力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正确处理好国家颁发的教学大纲与学生现状、保证就业能力与储备发展能力、掌握知识与培养技能、强调统一与适度自主、专业与专业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关系。加强考试科目的过程性评价,逐步实施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平日学习表现等内容纳入考试评价体系。教研室要根据考试科目特点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自主组织教师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成绩记入考试各科目总成绩。道德与基本素质教育课程(除体育与健康课程)以通用性、实用性建立考试标准,由各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整体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考试以期末考试为主,形式可多样化。专业技能实践教育课程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各专业教研室自行确定技能考核、能力测评标准,各专业教师根据学生整体实际情况其确定考试办法、考试内容、考试标准。对部分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将逐步增加实践操作技能综合考试部分的比例,促进学生适应岗位能力的提高,促使各教研室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2 突出实践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加强实训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

近几年,我校要求各专业教研室组织本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各实习场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技能培训,不定期的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师,来校对专业教师进行的集中培训;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由教务处和就业办安排利用暑假到企业单位挂职等专项锻炼,每年不少于1个月。

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在专业技能训练中,我们根据相关专业的实际需要,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教学”、“讲练结合”等实践教学形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第二,学校各教研室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本专业的校内技能竞赛,用以带动教学改革,积极促进教学工作。通过竞赛活动建立起来的“学习兴趣小组”,可以与“校内竞赛活动”形成良性循环,在这循环学习选拔当中,选出若干成绩突出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组织参加一些校级、省级、国家级的各种竞赛活动。

举办第二课堂活动

我校从2009年开始全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构建和提升校园文化活动氛围,激发广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自觉性,实现素质教育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构建第一课堂教育与第二课堂活动相互结合、学生主体作用和学校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组织第二课堂遵循“五个原则”,即特色性和校本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自立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全员参与和责任到人的原则。

3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努力保证培养目标和特色的实现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制约着办学特色的体现,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教学管理上力求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我校在加强质量监督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完善听课制度。经过几年实践,将听课制度定为:校级领导重点听课,教研室主任全面听课,教师同行经常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0节,并将其列入教学管理制度。②完善督导机制,加强过程监控。由校长、教务处主任、学工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和班主任组成教学督导小组,主要职责是深入课堂全面听课,评价教师并及时给教师本人反馈意见和建议。教学督导组成立之初其职能是“督”与“导”并重。经过近3年的工作,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现在督导组工作的重点由督导并重转向以“导”为主,由全面听课转为重点听课。对于一些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采取免听制度,重点帮助基本功较差或问题较多的老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③强化评议制度。完善学生评价体系,使其更科学、准确和具备可操作性,学生与任课教师的接触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对教师的评价更有针对性更有发言权。每学期举行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活动,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教学质量,并在此基础上,与个别教师面谈,提出改进方案。定期召开毕业生座谈会,搜集学生对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的意见,作为下次修订教学计划的参考依据之一。

总之,我校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今后,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建成国家级示范性中专学校。

参考文献

1 孙福全等.主要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基本经验及启示[M1.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 林莉.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中职教育新发展[J].大视野,2008(7)

3 苏勇.强化校企合作,创新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8)

中职教改论文范文 第三篇

《关于中职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摘 要: 当前中职教育中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非常薄弱,本文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加强中职教育中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更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结合具体实际,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重视学校德育工作,营造育人氛围。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对策

一、中职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薄弱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将为他们尽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奠定基础。然而在现实中,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又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方面,也一直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为什么当前中职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非常薄弱?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

1.学校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深。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所以学校特别重视抓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有的领导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并不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和中心工作,只是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由政治课教师上上课就行了,等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在实践中再去学习怎样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也不迟。在这种认识思想的指导下,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自然就不会落到实处,效果自然也就不会好。

2.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波及校园。在实际的社会生活当中,市场自身的缺陷和不平等不断暴露。比如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前,市场原则向各个领域的渗透,导致了人们交往行为的工具化,个人私利与社会功利的冲突与矛盾、道德裂变在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极大地腐蚀了各行各业的职业原则。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接触社会,这些消极影响不可避免地传入校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

3.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手段单一,缺乏实效性。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的德育课内容。像其他的德育课一样,学校通常采用课堂教学的手段,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而且课本上的内容与学生接触到的社会现象有很大的出入,他们总是能举出很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的反面事例,这样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就很难被学生接受。

二、加强中职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加强中职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学校除了要提高重视程度以外,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更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渗透到德育的第一课堂。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渠道,要合理设置德育课程,改革政治课教学,切实有效地发挥这一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学校应该针对职业中专学生的不同层次和特点,以及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打破以学期为期限的传统教学模式,实行模块化教学,对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还应该开发校本课程,形成职业特色,将就业教育贯穿于系统学习的全过程。学生从进入校门开始,关注就业前景,从形成职业概念,具有职业意识,到培养职业理想、职业态度,掌握职业技能,从而规划职业生涯。就业指导课除课堂讲授外,邀请校内外的专家、企业家、有成就的校友等知名人士举办专题讲座,为学生剖析就业方而的热点、疑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努力成才的意识,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通过举办模拟招聘、简历制作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能更好地接受职业指导教育。还可以采取德育系列讲座等灵活的教学形式。总之,要把德育作为学生的一种能力来培养,并在实践中锻炼巩固。

此外,其他学科教学也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从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出发,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等等。

2.结合具体实际,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在开展诚信教育时,我们必须针对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一要注意多种教育方式的结合。学校可以借鉴某些高校的做法,开展学生诚信宣誓,签署主题为“倡导诚信风气,塑造信用形象”的学生信用档案联名书,为学生建立“信用档案”等教育活动,搭建一条校园与社会之间信息通道。还可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讲座、征文活动、辩论赛,成立道德法庭,组织对现实生活诚信状况的调查活动等进行诚信教育。二要把诚信教育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针对中职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所遇到问题,采取有步骤、有计划的诚信教育措施,帮助学生在点滴小事中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坚持以诚实守信为学习、生活、交友的准绳。这就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状况,做耐心细微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减轻各种压力,正确面对生活挑战,保持乐观、向上、健康的精神状态,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从而切实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三要开展诚信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诚信教育的社会实践即是在社会活动中去锻炼、陶冶学生的诚信品质,养成诚信行为习惯。中职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活动要突出丰富多彩性: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如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可以突出不同的主题,如商业诚信、法律诚信、政治诚信等;可以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诚信、体验诚信、养成诚信的习惯。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参观“信得过”商店、“讲信誉”种子店,以及讲诚信促发展的企业,访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从中学习讲诚信的好思想、好作风;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法庭旁听不守信用害人不利己的案例,从中借鉴不守信用给他人、企业、社会与个人带来的危害,等等。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要务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纸上谈兵;要从细微处入手,加强对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和诚信行为习惯的锤炼,通过社会实践使他们都认识到,诚信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只有践履诚信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中职教改论文范文 第四篇

首先,我们把美育寓于德育之中。在德育中应用美育,可以使理性的灌输变成生动的说教,使道德说教转化为道德情感。一个人只了解了某种道德规范,并不一定能做到身体力行,只有当这种道德规范转换成道德情感时,行为才有内在的动力。美育中的情感教育或熏陶,是单一的思想教育和道德说教无法取代的,由于美育能激发对于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深层能动感受,使人产生激情,在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时,思想情操也得到升化。美育不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激发和培养健康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在美育过程中通过情感的陶冶,使思想、道德得到潜移默化的纯净,从而成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美育对于道德的作用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谈到诗歌时认为:“诗人引导人们追求对生活的崇高理想和崇高情操,读他们的作品,会是我们变得更好、更善良、更崇高。”在中职学校,我们应创设积极的教育情境,提供情理交融、情境交融的教育教育空间,充分利用情感的激活功能、驱动功能、陶冶功能、弥散功能和调节功能,“以情感为纽带,”使学生耳濡目染、潜滋暗长中实现道德和审美的交互影响和升华。首先可通过创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利用环境、气氛、作风以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对中职生进行潜移默化影响,使其心灵受到感化。其次,要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通过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会按照美的规律改造我们的生活。从而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改变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良习惯:如对老师、同学无礼貌,心中无组织、无纪律,自以为是,对未来一片茫然等陋习。

其次,我们可以把美育寓于智育中,以美引真,激发智力潜能。教育主要是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这是智力开发的基础。然而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就是挖掘“美”,进行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情感、美的言辞、美的理性、美的气度、美的结构,揭示新思想,新科学的科学性、真理性、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真理的美好追求,从而开发学生智力。世界著名科学家,相对论的发现者——爱因斯坦,他的研究方法称为在本质上是“美善的,直觉的”,深信大自然定是合乎规律的,而事物的美和大自然的和谐是相一致的;因而能更深刻地反映事物的真。以美导真,吸引着科学家探索真理的奥秘,能够大大开拓人们的视野,充分调动人们学习,钻研的积极性。中职教育的特点是文化课和专业课的结合,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设置思维情景,激发学生的学科美感,让学生沉浸在学科美的享受之中,自由的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能够轻松,愉快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度,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以此来调动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专业课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进而对生活充满信心。

再有,我们还可把美育寓于体育中。通过体育训练,可能使人身体健康具备良好的速度,耐力、力量和技巧,具有发达的肌肉和匀称健美的身体,通过美育活动,提高人的鉴赏美的能力,会促进人们对于健美的自觉认识,不断提高身体的健康素质。体育教学中贯穿美育思想,运用美学原理,不仅会使人在身体上得到锻炼,强化了学生身体形态、动作姿态,使身体达到匀称、和谐,而且培养了学生感受美、观察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具有团结有爱、协调一致,拼搏进取的精神,达到外在美和内在美和谐的统一,更好地为建设精神文明服务。健全的精神是一个人的灵魂,健康的体魄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体育运动能塑造其形体美和坚韧意志的性格美,可培养中职生坚强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只有心理、生理全健康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

最后,我们还可以把美育寓于劳动技术教育中。劳动技术教育,是培育学生具有现代工农业生产知识技能和良好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教育活动。美育与劳动技术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根源,首先在于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创造了美”这一科学论断。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美是由劳动创造的。人类的劳动,既是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要的活动,同时又是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创造性的自由的活动。因此,人类通过劳动,一方面获得某种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另一方面又会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愉快,即一种由于见到人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克服了重重困难,从自然取得了自由而产生出来的快感。中职学校的教育除学校学习外,还包括校外实习。

中职教改论文范文 第五篇

一、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有利于其身心健康

在舞蹈欣赏和学习中,学生如果想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必须对音乐、文学、美术等舞蹈所涉及的知识有所了解,这就促使学生去了解、学习更多的东西,扩大知识面。此外,年轻人大都喜爱唱歌、跳舞,舞蹈教育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宣扬、发泄情绪的机会。在舞蹈学习和表演中,在欢快的旋转和动人的音乐旋律中,学生们不但可以忘却烦恼和忧愁,消除疲劳和紧张,还可以补充正能量。

二、舞蹈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形式及注意要素

(二)与时俱进,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舞蹈艺术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带有时代色彩的舞蹈作品也不断出现。因此,中职学校的舞蹈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加强教材遴选工作,确保舞蹈教材能反映时代特色、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受年龄、知识层次影响,许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在舞蹈欣赏、鉴赏、学习和表演上,个人理解能力、感觉能力难免会有所欠缺。针对这种情况,舞蹈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等教辅资源和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影像观看、示范演示等真实感受到舞蹈的形态美、内涵美,以便让学生从深度和广度上加深对舞蹈作品的了解,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学习技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讨论如何进行作品改编,开展合作学习,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构建有利于舞蹈实践教学的校园环境。舞蹈教育与其他艺术教育一样,对实践教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上不应只局限在课堂范围内,而是要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和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社区、地方举办的舞蹈欣赏、舞蹈表演、舞蹈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得到充分的煅炼。其次,学校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发展校园舞蹈文化,开展多种多样的舞蹈比赛、舞蹈欣赏讲座、带有中职特色的舞蹈活动,如校园“舞林大会”、青春励志性舞蹈表演等,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找到自身与舞蹈的最佳结合形式,用舞蹈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中职教改论文范文 第六篇

在职教的教学方面,要在转变教育与教学观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改变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传授为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又称行为导向)的、互动式主动学习。

首先,要改革教学制度,积极实施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习制度;要努力贯彻教学个性化的原则,使学员人人成功。个性化课程的实施是体现因材施教思想,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个性化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要开发出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可自由选择的个性化教学计划。

借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巨大动力,这些改革及其要求定能逐步实现;而加大职教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力度,必将对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相关范文:

最新范文:

热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