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一年级作文二年级作文三年级作文四年级作文五年级作文六年级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看图作文读后感观后感散文诗歌日记周记书信演讲稿笔记写人作文写事作文写物作文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20篇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一篇
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了!当历史的时针指向辉煌的20xx年,此时,她已经走过了58个风风雨雨。
自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在xxx和xxx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艰苦创业,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作为广西的一位小公民,感到非常自豪。因为,在我们广西有好多享誉于世界的著名景观,如桂林山水、北海银滩等。能在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成长,是人们一生的心愿。我喜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广西在这50年来,一直都在向小康社会迈进历史性的跨越,这是每位广西人都能看到的。和过去相比,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困落后到富裕富强,努力了58年!
在过去的50年里,人们所居住的基本上是破旧不堪的瓦房、泥房和毛草房,生活简朴得不能再简朴,衣敝履空,都快揭不开锅了。在党的领导下,广西人民齐心协力搞建设,开拓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在,每家每户都能过上富贵安康的生活,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城市中高楼耸立,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农村中楼房别墅;人们个个西装革履,衣装楚楚;商店里琳琅满目……一副繁华的景象。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全区人民的功劳。
作为广西的一位小公民,我更应该为社会做点事情。弯一弯腰,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和果皮;用一用力,和伙伴们推着叔叔的三轮车上坡……虽然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似乎对广西、中国,乃至世界都没有什么影响,不过,我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表达了我对广西这个富有生机的地方一份炽热的心。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广西建设的更加美好。
啊,生我养我的广西啊,我爱你!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二篇
广西,一个山清水秀的人间天堂。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这里是我成长的地方,这里是我美丽的家乡。
我出生在这风景秀丽的广西,我感谢上帝给予我这么一个家乡。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并不觉得这里很美,因为我还没有认识她。从我三岁开始,爸爸妈妈带我游历了不少家乡的风景胜地,我慢慢地认识了这个人间天堂。我看见了大明山、冠岩、青秀山、良凤江、通灵大峡谷、德天瀑布……我深深地爱上了她——我的家乡。云南省就坐落在广西的旁边,那里的天像蓝宝石一样迷人,那里的水像水晶一样透明、纯净,那里被称为让人留恋往返的仙境,但是我在我的眼里广西的天比云南的更蓝,水比云南的更清,更纯,广西才是名副其实的天堂!别地的水甜,不及家乡的水甜,别地的景美,不及家乡的景美。
广西有很多的城市,我来介绍广西一些城市风景吧。先来说说我的出生城市南宁。南宁的夜景很漂亮,可以在晚上去五象广场、会展中心这些繁华路段逛逛。青秀山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桂林有很多好风景:漓江、七星公园、象鼻山等等都很好玩;百色可以看百色起义、通灵大峡谷;玉林有云天宫、沟漏洞、精武阁、谢鲁山庄。除了这几个,还有很多的城市。这些风光迷人的城市拼凑成了一个美丽的广西。
我爱我的家乡。有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外省旅游,在外省的每一分钟我都在想念着我的家乡。我总感觉到外省的空气没有家乡的清新,树木小草没有家乡的绿,花朵没有家乡的富有生机。当我旅游归来,双脚踏在家乡的。土地上时,我就会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快乐,我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带着爸爸妈妈到处逛。我小小的心里充满了幸福。
广西这片土地是生我育我的母亲,我在家乡母亲温暖的怀抱里长大。广西,我的家乡,我走到那里都不会忘记你,你胜似天堂,我感到自己很幸运,生长在这样山美水美的环境里。我爱你,广西——可爱的家乡,美丽的家乡!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三篇
卢可馨
说起我们壮族的节日,那最熟悉的便是“三月三”了。
在“三月三”这天,人们会唱山歌、抛绣球、打花炮、吃五色糯米饭。说起唱山歌,就会想起刘三姐,她聪慧美丽,歌如泉涌,歌声优美动听,深受民众喜爱,被人们称为“歌仙”,所以人们还专门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这天纪念她。
在我的家乡,每逢三月三,人们便会一起对山歌。有时就算我听不懂方言,但是我也乐在其中。
五色糯米饭有黑、白、红、黄、紫这几种颜色,象征着五谷丰登。小时候我很疑惑,为什么糯米饭有这么多的颜色?这些颜色是怎么来的呢?问了妈妈才知道,哦,原来是用植物染成的。黑色用的是黑豆;黄色用的是栀子;紫色用的是红蓝草;而红色是用枫叶染的。
去年三月三,我们一家人回了老家。经过了大约四个小时的路程,终于到了家里。一进家门,只见奶奶拿着栀子和红蓝草正在泡水。我连忙跑向厨房,兴奋地喊道:“奶奶这个什么时候才泡好啊?今晚可以吃了吗?我想吃糯米饭了。”奶奶笑了笑:“要到明天,你先去吃外面的那些糯米饭吧。”我吃到的是白色的糯米饭,不甘心地想:唉,这些糯米饭只有香和味,要是有颜色,那才叫好吃呢!毕竟美食都讲究色香味俱全嘛。
我记得那天我总是在厨房里进进出出,恨不得马上吃到黄色和紫色的糯米饭。终于我从中午熬到了晚上,连睡觉都梦到自己在吃五色糯米饭,真想快一点到明天。到了第二天,我匆匆洗完漱就跑进厨房,看到已经煮好的糯米饭,那色泽光鲜亮丽,五彩斑斓,摆在簸箕上,仿佛开了一朵五彩的绒花。那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真是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啊!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除了我们壮族的三月三,还有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祖国。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四篇
学期结束,放寒假了。我正忙着把书包里的作业揪出来,把柜中的书塞进行李箱时,忽然瞟见窗外有个模糊的形状。定睛一看,才发现是一个招牌。再往上看,一行大字闯入了眼帘:“20_中国溧阳第五届宋团城观灯节”。观灯节?一提到这个词,脑海中似乎有些被遗弃的记忆又再浮现出来了。我放下书,极力回想那段记忆。对,是一段关于去年灯会的记忆……
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夜晚,当天晚上,夜空漆黑一片,燕山公园却灯火通明。我漫步在石砖道上,欣赏两旁的花灯:路两旁,迷你小房子闪着金光,一群一群的劳动人民在灯光照耀下辛勤劳作;山顶,一座多层宝塔闪着阵阵亮光,照亮了周围的树林,给人一种神灵将要显灵的感觉;河上、桥下,荷花灯乘着绿叶随波漂流。河上点点亮光,如同天上的星星;此时的河,成了璀璨的银河……一路上,闪耀的花灯注视着我,照着我前行的路,陪伴我共度这个美好的夜晚。
正当我沉浸在花灯的世界中时,一阵食物是香气传来。我循“香“而去,只见一条华灯璀璨的小吃街。臭豆腐、炒鱿鱼、炸土豆……扑鼻的香气与诱人的卖相,让无论多么吝啬的人都停下匆匆的脚步,瞧一瞧,擦擦流出的口水,禁不住要尝一尝。
宋团城灯会已经成了家乡的新年俗。
传说在明代中叶时,溧阳曾任南京国子监司业的乡贤马一龙,在辞官隐居家乡后,为了改变活动泛滥、民生凋敝的状况,会同乡绅们每年由出资主持,在八个地方筹办八次大型节庆活动,让老百姓广泛参与,免费享受,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自行组织的民间活动,遏制奢侈浪费的风俗习惯。第一场节会便是观灯节。这便是如今灯会的前身。现在,不仅灯变得多样化了,还增加了舞狮、舞龙、小吃街等新事物,使灯会更加热闹。
可今年,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大家不约而同的成为了“宅男宅女”,灯会也暂不开放。但这并没能打消我的热情,反而让我更加期待了。等疫情结束,我一定要第一时间冲到灯会门口,好好感受这家乡的风俗。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五篇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女子将绣球抛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双双退出歌场,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到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就有二十六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歌圩节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染成的五色糯米饭,还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来旁观助兴。对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有知识性的盘歌、斗智的蛮歌和情歌等。内容则是天文地理、文学、社会、伦理道德等无所不包。其中情歌又分为见面歌、邀请歌、爱慕歌等等。
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巴马的盘刚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歌声像条红线,牵着两颗爱心,若姑娘中意小伙子,便趁旁人不注意,将手中绣球赠与他,“他”则回赠手帕、毛巾等物。另一表达感情的交际工具便是彩蛋。小伙子在歌圩上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若不愿意,就握住彩蛋不让碰;若有意就让小伙子把蛋碰裂后一起吃,同时也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三月三已成为国际性的歌节和具有新时代气息的综合性文化节日。
三月三花炮节是侗族人民传统的体育盛会,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这天,湘、桂、黔交界的侗、壮、瑶、苗、汉等族的男女青年,身着民族盛装前来广西三江富禄地区赴会。后生们纷纷向姑娘们赠送糖果,哪个姑娘得到的糖果最多,她便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姑娘。抢花炮是花炮节的主要活动。待炮声一响,那个圈有红绿布条的铁圈冲上天空,立即成为全场注目的焦点,场上上百名队员争相抢夺,抢走花炮的选手意味着智勇双全,他们不仅能获得长者颁发的奖品,也会得到姑娘们的青睐。花炮会上,大家聚在一起吹芦笙、对歌、唱彩调、看侗戏,斗牛、斗鸡、斗鸟等,到处是一片欢乐的景象。在三月三这天,布依、彝等族要宰牛杀猪祭祀灶王和山神,同时还要扫寨赶鬼,外人绝不能在这天进寨,否则被认为是破坏扫寨。
“三月三,耍西山”是昆明民间传统习俗。这天,彝、白、傣、苗、哈尼、纳西、僳僳等民族的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盛装,呼群约伴,到西山踏青游春,大家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节日的欢乐,日暮兴尽方归。
海南黎族在农历三月要过“爱情节”,这最初本是黎族美孚支系特有的节日,后逐渐发展成为整个黎族的节日。它的形成与黎族的婚制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天,必定举行篝火歌舞晚会。篝火旁,黎家姑娘、小伙和着节拍,跳起欢快的“槟榔舞”和“竹杠舞”等。待月上中天,“山恋”开始了,男女青年在山林里、溪水边,三五成群的对歌择偶。中意的便双双离群,互赠定情信物,小伙子将耳铃或手镯为姑娘戴上,姑娘则将自织的七彩腰带系在情郎腰间。这种对唱情歌择偶的传统已延续了两千多年。现在的“三月三”,除传统歌舞外,还有经贸交流等活动。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六篇
三月三在壮族人民特别隆重,相传是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故又称歌仙节。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还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包五色糯米: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绣球传情:绣球活动早在南宋文人朱辅的《溪蛮丛笑》中就有描述:“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飞纶即为今天的绣球。歌圩的绣球连起了男女爱情,成为壮族青年男女交际的一种习俗。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歌圩对歌谈情: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贴情贴景。歌声是条红线,牵引着两颗爱心,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xxx之好。对歌前,刘三姐的神像由众人抬着游行一周,人们祈求她赐予歌才,保佑三月三歌圩人人对歌如意。人们敬完了歌仙刘三姐,争相亮开歌喉,相互对唱,歌声此起彼落。歌词内容包括天文、地理、民族历史、现实生活、生产知识等等。男女老少在这歌圩中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歌圩也成为传授知识的好场所。歌圩的文娱活动也很活跃、丰富。
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此外,还有抢花炮、演壮戏、耍杂技、舞彩龙、舞彩凤、武术表演、唱桂剧等,整个山乡沉浸于节目的气氛中。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七篇
端午已近,艾草的幽香在远山上缭绕着,然后不停地跟着风儿飘啊飘,飘绿了家家户户,在六月的史册中悠悠着一首端阳的诗篇。
印象中的端午节,在流苏般的绿丝中穿梭。
那些从峭壁上垂下来的绿色丝线是奶奶裹粽子用的“宝贝”,通常是前一天去撷来的,只需放入清水里洗一洗即可,到煮粽子的时候,那细细的绿丝所蕴含的清香便透着那层层的笋叶,渗进去、渗进去。是的,奶奶裹粽子用的粽叶是那种带着点毛的棕黑色花纹的笋叶,那是不知什么时候拾来存着的,虽已经卷成了一幅幅画卷般,却仍透着劳动艺术的芬芳。洗笋叶用的是老屋掘了好几十年的井水,井边放着一个因渗进太多水而变得十分沉重的木桶,可以清楚地看到把手已有些泛黄,而桶壁却是早已生了点点青苔的。有阳光的时候,井壁上便有了些许大小不一的白色光斑,它们是太阳的缩影,更像是挖井人眼中那充满希冀的神色。
记忆中的端午节,在沾满了糯米粒的嘴角边流淌。
我喜欢左手拿着一个破了头的咸鸭蛋,右手拿着一个刚拆了红线的豆粽;更爱把一支筷子戳进一个稻香四溢的米粽4角中的一个,然后将其余3个角轻轻咬去。刚煮熟的粽子是要一串串挂在竹竿上晾凉的。于是乎,才不一会儿,那些冒着热气的粽子就将它的清香缭绕了整个堂前。待晾凉后,取下几串来,配上几个圆溜溜的咸鸭蛋放进竹篮子里便挨个送粽子去了。这时候,也同样会有人将香喷喷的粽子送到我们家门口的。而奶奶却是很少收下的,两大锅的粽子剩得只够家人吃一两个便足矣。本以为是奶奶深知邻里嗜爱粽子,故多多的送,而今才明了,奶奶送出去的不仅仅是粽子,更是粽子里那些看不见的却散发着浓郁香味的东西。那些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都在那个端午,化作一朵朵花儿般美丽的笑靥,却只叹那人儿哟,沧桑已然嵌满了面颊。
多想再吃一次那裹满香甜的粽子哟。我耸耸鼻尖,深深地嗅,确乎又嗅到了空气中艾草的幽香,那香味飘啊飘,飘进了我心中那座小屋,在六月的史册中悠悠着一首端午的诗篇。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八篇
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许多的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所以又称为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是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节上抛绣球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哪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不过壮族人玩绣球,以抛绣球为乐,也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对歌墟的抛绣球活动描述道: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宋《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墟活动的地方就有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如今在我们家里,虽然不会以唱山歌的形式过节,但会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等等欢度节日。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是永恒的经典。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九篇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大的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是壮族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吃五色糯米饭、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等,预祝五谷丰登。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广西宁明、龙州等地的断崖陡壁上留下了壮族先民绘制的众多崖壁画。铸造和使用铜鼓在壮族已有2000多年历史。壮锦是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
壮族的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但婚前恋爱自由。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现在有些地方仍有此俗。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居民住二层干栏,楼上住人,楼下养畜堆物。近年来已有改变,实行人、畜分居。服装大部分和汉族相同,但还有许多地方仍保留着本民族服饰特点,且各地不一。男子多穿唐装。衣料过去多为自织的土布。过去有文身习俗,现已改变。饮食方面,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主食大米和玉米。年节时,用大米制成各种壮族妇女粉、糕。妇女有嚼槟榔的习俗。结婚送聘礼时,必赠槟榔。除祭祀祖先外,还有自然崇拜,如祭祀山神、水神、太阳神等。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近代有传教士到壮族城镇建立、xxx教堂,但影响不大。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十篇
新年伊始,我们怀着美好的心情来到了秀美的广西。
那是一片山水甲天下的土地,山清、水秀、洞奇、石美,不仅如此,神奇的喀斯特地貌也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位于中越边境的德天瀑布,瀑布宽约200多米,与越南的板越瀑布相连,也是亚洲最大的跨国瀑布。远看瀑布,河水如一条白浩、悠长的飘练从天空蜿蜒而落,水声震彻河谷,气势磅礴如万马奔腾,不经让我想起李太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近看瀑布,河水从嶙峋秀奇的山崖跌下,撞击河谷溅起的水滴,尽化为烟,为雾,仿佛置身于云顶天宫。此时的瀑布像是青山少女那雪白无暇的披肩,又像是耄耋老人一落千丈的三千白发。最有趣的是乘坐竹筏靠近瀑布时,四溅的水花像是一群顽皮的孩子,在我的头上、脸上、身上肆无忌惮地爬了个遍。此时此刻,我真得被眼前这壮观的景象所震憾了,不由地赞叹起大自然竟有如此鬼斧神工之作!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北海银滩。一下车,我便忘记了旅途的疲乏,跑到海滩边,脱了鞋子,奔向大海。金色的太阳照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如蓝色的绸缎上镶满了光彩夺目的宝石。微风在海面上轻轻地拂过,透着些许凉意,沁浸心里。浪花就像个淘气的小弟弟,迫不及待地要和我们玩跑步比赛。你进我退,你退我进,小弟弟实在太狡猾了,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涌了上来,层层叠叠,着实可爱。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来到了位于北海东南方的涠洲岛,它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我们看到了许多线条怪异的岩层,那些都是火山爆发后留下的烧灼痕迹。岛上的风光旖旎,小路两旁种满了巴蕉树,当我们住进原生态的海景房时,开心极了,因为在那里我们可以尽情地玩玩沙子、踩踩浪头、抓抓沙蟹、骑骑快艇。晚上,我们悠闲地躺在门口的吊床上,仰望满天繁星,感受海边的惬意和宁静!要是能在这里放放孔明灯,许许愿望该有多好呀!我心里这样想着。叔叔好像猜透了我的心思,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去买了孔明灯。于是,我们走到海边,点起石蜡,随着孔明灯内部温度的升高,不一会儿,孔明灯就腾空而起了。一盏盏孔明灯划着弧线,带着我们美好的愿望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此次广西之行,我们不仅领略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感受了壮族人民的纯朴情谊,还尽情地享受了鲜美的海鲜大餐,这真是一次让人难以忘却的快乐之旅。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十一篇
三月三,是我们壮家扫墓的节日。
我的家乡在广西扶绥县,每年三月三,都要跟我爸爸妈妈回岜盆老家去扫墓。一大清早,爷爷就蒸好了祭奠先祖用的五色糯米饭。红色,是用红蓝草染成的;黄色,是用密蒙花染成的;黑色,是用枫叶染成的;紫色,是用紫叶染成的。蒸熟的五色糯米钣香喷喷、亮晶晶,一闻到那股清甜的香味,总忍不住伸手抓起一团放到嘴里。
三月三是登高看风景的日子。扫完墓,大人们就带着我爬上墓地附近的小山坡,看看周围的风景,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也可以看到附近大学的逐羊景区和游泳山泉银泉山庄,还可隐约望见远处的县城,风光美极了。
三月三也是我们壮族唱山歌的节日。青年男女成群结队来到歌坡唱起情歌,穿着壮族节日盛装的大伯大婶们也聚集在这里唱起了歌唱美好生活的山歌:“哎哟尼罗……你来看罗!左江两岸好风光哩……”录相播放到市里的电视上,她们还得过市里的奖状呢!
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三月三。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十二篇
我的家乡在广西桂林,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地方,有波光粼粼的漓江,有雄伟的象鼻山,有风景秀丽的七星公园那里简直就是个不容置疑的人间仙境。
漓江,当你坐着小舟,荡漾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时,你会感觉这是一块巨大无暇的翡翠安在天地之间。一座座大山在白云的衬托下变得更加雄奇壮观。看着这美景,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象鼻山,这是桂林最特别的旅游景点之一。从远处看就像一头大象立在江边喝水。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带着一群仙象在桂林散步,有一头仙象踩到了一个毒刺倒在了地上。过了几天,来了一位神医把仙象救活了。从这以后,仙象在桂林行善。这件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就派几个天兵把仙象打死,仙象和天兵展开了战斗。天兵全了,仙象也身受重伤,当仙象在江边喝水时,一个天兵把一把巨剑刺在仙象背上,慢慢的仙象变成了山,而天兵的剑变成了山上的一个十字,至今依然不变。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世人对这个旅游胜地的'美誉。欢迎你到我的家乡桂林来旅游。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十三篇
全世界有很多节日,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我的家乡韶关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过着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原因不是因为屈原,不是因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在端午节那天出生的。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连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装着亲戚们,肚子用来想家里的美食。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这“端午节”有个来历,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屈原的伟大爱国诗人,因为反对妥协,主张联齐抗秦,受到楚xxx臣的打击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顷襄王的贬谪和放逐。屈原离开郢都以后,沿长江东下,踽踽独行,颜色憔悴,披着长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不知道为什么世界会是这样黑白混淆,忠奸颠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内心的愤怒,一面大声呵斥吟诵,一面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在石壁上写下一篇奇绝千古的《天问》。他深知自已无法同现实调和,最后自投于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
当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爱戴屈原,生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就投下一种用棕叶包米的东西—棕子喂鱼,好让鱼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来纪念屈原。
今天正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闻到浓浓的棕子清香,于是赶紧洗濑,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边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为什么象屈原这样的忠臣要被放逐,还要遭到坏人的打击和陷害,那些奸臣为什么不会考虑国家会不会被人家吞并掉,总有一天,国家肯定要栽在他们的手里,还有那个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个忠臣呢,真是笨。虽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点不影响我吃棕子的好胃口。
我以后要学习屈原,一定要做一个能为祖国做贡献的人。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十四篇
我的家乡座落在岩茶乡周同屯,这里山美,水美,人更是勤劳。我爱我的家乡。家乡四面环山,一年四季绿水长流。这几年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山野更加浓绿了。
家乡的山形状各异,有的像青龟,有的像骆驼,还有的像天鹅扑水。骆驼山上的驼峰饱满有滋味,看了都想往上爬一下,体验体验骑驼峰的感觉。山上有很多岩洞,犀牛洞、水帘洞、旋风洞……最有名的应数双龙洞了。双龙洞洞口很窄,窄得只能一个人匍匐进去。内洞很宽,能容下五六座房子。洞顶有一条由石灰岩自然形成的彩虹,看上去非常耀眼。洞底有条干沟,沟的左面有些形状弯曲似是龙身的石灰石。这些石头蜿蜒盘旋,相互缠绕,中间还有一颗圆圆的石头,看上去就像龙珠,所以当地的人们给它们起了一个美名,叫“双龙戏珠”。
家乡的山美,水也美。一条四季长流的小河横跨村前,远看就像一条飘带,近看,河水清澈见底,河底游鱼沥沥可数。你可别小看我们家乡小河里的小鱼,它们可是招待贵宾的佳品。因为我们这里四季如春,河里的小鱼生长都普遍慢,所以鱼味香、嫩、甜、爽,尝过的人都会回味长久,齐口称赞。傍晚,夕阳斜照,山影倒映在小河里,清灵灵的河水倒映着夕阳下瓦蓝瓦蓝的天空,那翻景致,再高明的画家也画不出来啊!家乡的人们多么勤劳!人们一年四季忙碌不停。你看,田野里,刚收完稻谷,机器声又响起来了,人们正为冬种忙碌。
有准备撒油菜的,有种植蔬菜的,有育春烟苗的……听,那边的小鸟嬉戏,这头的小鸭舞蹈,顽皮的小牛犊奔前跑后,好一派热闹的乡村景象啊!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敲开了乡村致富开放的大门。现在,家乡的人们不像以前那样走茅坡,赶茅路了。你瞧,一条宽阔的马路直接通到了村寨。小伙子有了面包车、汽车,中老年也有了摩托车,三三两两,成双成对,欢歌笑语,好一派乐融融的景象。
难怪经常在村前大树下乘凉的老人们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党的政策真好啊!”我爱家乡的山,爱家乡的水,更爱家乡勤劳的人们!长大了,我也要积极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起来。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十五篇
李思莹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又称“歌圩节”,意为到洞外田间去唱歌。传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姐。我曾听奶奶给我讲过,刘三姐能歌善舞,她的歌声像春风一样柔和动听,常常带领乡亲们唱歌,以表达对常常压迫村民的地主的不满。所以地主莫怀仁对她怀恨在心,企图禁歌,却被刘三姐用山歌反驳的理屈词穷,哑口无言。可是不甘心的莫怀仁,甚至不惜重金聘请来了三个秀才与刘三姐对歌,企图用歌声降服刘三姐,结果毫无招架之力,输掉比赛的莫怀仁一气之下掉进河里。所以人们在三月三这天对山歌,吃五色糯米饭来纪念刘三姐。
五色糯米饭不仅仅用来纪念刘三姐,也有着五谷丰登的寓意。有黑、红白、黄、紫五种颜色组成。黑色象征土地肥沃,红色象征子孙帝王。黄色象征五谷丰,白色象征纯洁的爱情色,紫色象征富裕饮食。小的时候,每逢三月三吃到香甜软糯的糯米饭,我就会想:糯米饭这些鲜艳的颜色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于是去年三月三,我特意请教了在我心中无所不知的奶奶。原来黑色的糯米饭是用枫叶染制的,黄色使用栀子染制的,红色和紫色是用同一种植物——红蓝草染出来的。
首先要把糯米洗干净,接着把糯米泡进这些植物的汁里。糯米刚泡进汁里的时候,颜色还是白净的,像是珍珠散落在了彩色的布匹上,奶奶说这些糯米要泡上一整天。于是我时不时就来看看,看着原来纯白的糯米一点一点染上颜色,有趣极了。第二天,白净的“珍珠”已经泡成了艳丽的黑、红、紫、黄各种颜色。奶奶把糯米放进了锅里蒸,我站在一旁,好似一个木头人一般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盯着。虽然我表面平静,但我的内心的湖面已经泛了波澜,对于即将做好的糯米饭,我迫不及待。
在奶奶掀开锅盖的一瞬间,几缕白烟向上散开,香气钻入鼻中,让我垂涎三尺。我舀起一勺热乎的糯米饭,软糯的口感散在口中,鲜美极了。让人吃了一口就会想吃下一口,真是回味无穷。这样色香味俱全的糯米饭,是谁都无法不喜欢的吧?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十六篇
今年,我第一次到乡下外婆家去过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节日。壮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饭特出名,我是早有耳闻的。一听见五色糯米饭这个词,我嘴都谗了。
到了外婆家,我叫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饭的程序给我看,外婆笑了笑就答应了。开始,外婆把枫叶放在臼中捣烂,晒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外婆还说,这枫叶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继续做。
第二天,外婆把叶渣捞出来滤净,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体。黑色染料液体要放入锅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外婆接着把黄栀子的果实提取,再将黄栀子捣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黄橙色的杂料液体。
紧接着,外婆又用同一品种而叶片形状不同的红蓝草经水煮而成的红色杂料液体和紫色杂料液体跟糯米浸泡。外婆还告诉我说,这些植物叶片稍长的,颜色就稍深点,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片较圆的,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经外婆这么有一讲,我才知道:原来一种植物还会有两种颜色呢,真是太神奇了!
外婆说,用这些杂料浸泡过的糯米分别放在锅里蒸十几分钟,就能得出各种各样的糯米饭。说着说着,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饭啊!可是当外婆还没有做好五色糯米饭时,邻居的小伙伴已经来叫我去赶歌圩了。我听了立刻欣喜若狂,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赶歌圩呀。
我和小伙伴边走边聊天起来,虽然他们说的壮语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是从他们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壮族人民是很热情好客的,就连小孩也不例外。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土坡上,只见一对对青年男女肩并着肩在土坡上对歌,周围都围满了观众,真是热闹非凡啊!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十七篇
广西,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广西,一个少为人知的省。在向朋友介绍自己时,除了说来自广西以外,往往我还得加上一句:“我是从桂林来的”--桂林还是很有名的。
我喜欢广西纯朴的民风,勤劳的人民、就象我很多亲戚一样,他们辛苦劳作的形象自小就在我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们大多不富裕,我农村的亲戚很多还住在简陋的砖房里,简陋得连内墙都没有粉刷,外墙是不必说的了。他们住在山区,交通十分不便,难得进城。以前是用脚得走好几天才能到桂林市区,现在虽然有班车,那班车也是极简陋的那种--车椅是硬的,而且还有很多损坏的。唯一的通风设备就是车窗,空调是想也不敢想的。当然,他们是不会介意车的好坏的。上海、北京大城市的豪华公交车,他们是想象不出来的。
18岁开始就到外地闯荡--想想这些年国内去过的省份有上海、北京、江西、广东、四川、黑龙江、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河南、天津等,去过的城市多的都记不起来了。我承认,很多地方都比广西富裕,也比广西发达。可是,在这些地方我永远都是异乡人--尽管我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住在很漂亮的小区。我还是喜欢在自己的家乡随意的走走,就是在简陋的路边早点摊边吃一碗米粉都叫人感到惬意。
希望广西的明天会更好!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十八篇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我们壮乡的传统节日。
今年的“三月三”又快到了。时间在飞逝,明天就是我早盼望来到的“三月三”了,我的心情哪,甭提多高兴了。
晚上,我妈妈就开始作起“三月三”的食品准备。首先看见妈妈拿来红兰,炒了一下就滚了热水,就把红兰泡入水中,妈妈就用手拿红兰,不过多久,红兰便冒着热气,水变成了红紫颜色的了,香透了。我心里想……彩妈妈就把糯米洗好,泡入红兰水,等到明天早晨蒸。听了妈妈说明天蒸,我焦急了。但还是得明天吃上这香喷喷的糯米饭,因为明天是“三月三”嘛,这只是准备。然后,妈妈做另一种食品,就是鸡蛋。
我想:人们为什么要做各种颜色的糯米饭,肯定是它表示着使人们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利的含义吧!鸡蛋呢,也许是祝愿我们小孩呢感快长快长,健康成长呢。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十九篇
春天来了,春姑娘从南方赶到我们身边。小草是她充满阳光的眼睛,小花是她五光十色的衣裳,解冻的小溪是她送给大家的歌声。
“二月二,搓麻线,三月三放风筝。”三月初三,许多地方都有放风筝的习俗。这一天,大家纷纷走到户外放风筝,既陶冶情操,又锻炼身体。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非常喜欢放风筝。
周末,万里无云,碧空如洗,李明、李欢和李丽一家人早早地来到郊外放风筝。李丽拿了一只蝴蝶风筝,李欢和李明拿了一只燕子风筝。
开始放风筝了,三个孩子兴冲冲地来到一片空空的绿草地上。李欢迫不及待地把风筝举到头顶,大声喊:“燕子来报喜喽!”
“小燕子,飞高一些,再飞高一些。”李丽高兴地说。可当她抬头看时,发现有一只老鹰正在天空盘旋,像是在觅食。李丽便皱起了眉说:“你还是别把这个燕子风筝放上天吧!放上天他会被吃掉的。”
李欢笑了,接着说:“那是一只老鹰风筝,不会吃燕子的。”
李丽定睛又看,还真是风筝。
远处,爸爸妈妈早就把三角形的风筝放上了高空。风太大了,妈妈的头发随风xxx舞蹈xxx,连他自己也没注意到。
渐渐地,放风筝的人渐渐多起来,天上的风筝也逐渐多起来,蜈蚣风筝、红鲤鱼风筝;有的刚飞过头顶,有的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个黑影子;有的在空中翻着跟头,有的直冲云霄……真是各式各样、千姿百态、五颜六色。天空中,还飘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在漫无目的的飞!那是放风筝的人故意放飞的,因为他们想让风筝把自己美好的祝愿带给远方的亲人。
快乐的三月,美好的春天。
家乡广西的风俗作文 第二十篇
梁诗琪
说起壮族的民风民俗,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呐。
走进我们壮族人的生活,可以看到壮族最具特色的传情达意的信物——绣球。绣球是广西壮族人家的定情物和吉祥物,也是广西最具特色的民族工艺品之一。绣球大多有十二瓣,代表着一年的十二个月。每瓣都绣上了不同的吉祥物,如梅、兰、竹、菊等花卉图案或春燕,龙凤等。我曾听爸爸说过,绣球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当时用的是青铜铸造的古乐器“飞砣”。据说“飞砣”过处寸草不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飞砣”都是壮族先民保卫家园,抵抗外敌的神器。唐朝时,人们用锦布、麻布或丝绸模仿“飞砣”的形状,相互抛接娱乐。到了宋代,绣花布发展成了“五色球”,此时抛绣球便于壮族的各种活动联系在了一起。每逢节日时,壮族人民便以抛接五色球作为娱乐,例如对我们壮族来说最重要的日子——三月三,也有着抛绣球的传统。
三月三,又称歌圩节,意为到洞外田间去唱歌,传说是为了纪念刘三姐。除了唱山歌,抛绣球,壮族人还特别爱五色糯米饭,家家户户都做来吃。在三月三前夕,我们就去采摘材料,用来对糯米染色。紫色用紫兰草,红色用洛神花,蓝色用蝶豆花,黄色用迷蒙花,橙色用苏木。先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十个小时后,再将浸泡好的糯米风干十五分钟,上锅蒸前拌入一点点的食用油,将纱布打湿,拧干水分,铺在蒸笼上,放入糯米饭,摆出五色的造型。蒸上一个小时,美味的五色糯米饭就做好了。
掀开锅盖,一股清香弥漫全屋。这五彩缤纷的糯米饭。吃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吃着软糯香甜的糯米饭,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 上一篇:有关水上乐园趣事的作文(精选7篇)
- 下一篇:关于乞丐作文下雨天30篇
最新作文:
- 石狮姑嫂塔怎样写作文(精选8篇)
- 五年级上海科技馆的作文(精选9篇)
- 青岛夏令营活动作文500字(精选36篇)
- 记忆中的味道作文500字五年级(精选11篇)
- 小学作文走错的也是路(精选6篇)
- 想象作文发明机器人350字(精选5篇)
- 我会跳绳二年级作文(精选13篇)
- 秋天来了作文500字左右(精选7篇)
- 做手工公益活动的作文(精选17篇)
- 洗碗作文500字范文(精选15篇)